指皮肉出现蓝色紫斑的一种症状。《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小儿为风冷,乘其血脉,血得冷则结聚成核,其皮肉色如蓝,乃经久不歇,世谓之蓝注。”与紫癜相类似。
十二经别之一。原称足阳明之正。《灵枢·经别》:“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上循咽出于口,上頞,还系目系,合于阳明也。”从足阳明胃经分出,经大腿前面进入腹腔,属于胃,分布于脾
【介绍】:见程玠条。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中脘疽。见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蜣螂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参见汪机条。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杂病》。多因火毒攻目,瘀滞已甚,血胀无所从出,遂致壅遏于白睛而成。《张氏医通》卷八:“有半边胀起者,有通珠俱被胀起盖定乌珠者,又有大眦内近鼻柱处胀出一片,如皮如肉,状似袋者。”治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韶子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曲差。见该条。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六。即蠹疽之多发、大小不一者。证治见蠹疽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