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苦寒药物祛除湿热病邪的方法。临床用于腹痛腹胀、大便稀烂热臭,舌苔黄腻等肠胃湿热证候。常用黄连、黄芩、黄柏、枳壳、猪苓等。
病名。见《本草纲目》卷二十金星草项下。即发背。详该条。
见《四川常用中草药》。为蓬子菜之别名,详该条。
雍容自得。《灵枢·通天》:“阴阳和平之人,其状委委然。”
证名。指心经邪热炽盛的病证。《备急千金要方》:“病苦闭,大便不利,腹满,四肢重,身热,名曰心实热也。”《太平圣惠方》卷四:“夫心实则生热,热则阳气盛,阳气盛则卫气不行,荣气不通,遂令热毒稽留,心神烦乱
出《新修本草》。为铅丹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医学集成》卷二。即酒齇鼻。详该条。
病证名。见《女科秘要》卷二。亦名妊娠阴肿。此症多发生在妊娠后半期,多因脾肾阳虚,温化健运失职,水湿下注,而致外阴浮肿。宜温阳健脾。用安胎顺血散(诃子,水煎温服);外用地肤子、艾叶、防风、透骨草、荆芥、
见《贵阳民间药草》。为朝天罐之别名,详该条。
针灸体位名。详卧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