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南京药学院药材学教研组编。本书系统地整理了药材学的总论及700余种药材的生产、鉴定和应用知识,并附有药用动植物、药材外形、饮片及组织粉末等图共1300余幅。是一部较大型的药材参考书。1960年由
出《灵枢·胀论》。与胃相通的五个出入口:咽门、贲门、幽门、阑门及魄门。《类经》十六卷:“胃之五窍,为闾里门户者,非言胃有五窍,正以上自胃脘,下至小肠、大肠、皆属于胃,故曰闾里门户。如咽门、贲门、幽门、
即手厥阴心包络经。详该条。
即培补脾土。用补益脾气的药物,以增强或恢复脾胃运化功能的方法。参见健脾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针灸资生经》等作池头。即温溜,见该条。
病名。①为婴儿特有的一种湿疮。出《外科正宗》卷四。又名胎疮、胎癣、乳癣。多为禀性不耐,风湿热蕴阻肌肤而成。多发于婴幼儿头面部,有时可延及其它部位。其症初起形如粟米,散在或密集,疹色红赤,搔起白屑,其形
出徐润之《最新达生篇》。指怀孕六个月之后,孕妇睡时不要长时固定一侧,须左右转换,便于胎儿左舒右展,肢体活动。为妊娠摄养中的一项注意事项。
辨证论治术语。出《素问·标本病传论》。指标病与本病并见时,在急则治其标的治疗原则下,先治其续发病(标),后治其先发病(本)。王冰注:“标而本之,谓先发轻微缓者,后发重大急者。以其不足,故先治其标,后治
出《肘后备急方》。即痘疮。详该条。
练功方法。出《易筋经》。有三势:①第一势:取立位,两足分开,两手徐徐上提至胸前成捧球状。《易筋经》:“定心息气,身体立定,两手如拱,心存静极。”②第二势:两手分开,向两侧推移成侧平举状。《易筋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