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三陷

三陷

证名。见《疡科心得集》卷上:“……有三陷变局,谓火陷干陷虚陷也。火陷者,气不能引血外腐成脓,火毒反陷入营,渐致神迷发痉发厥;干陷者,脓腐未透,营卫已伤,根盘紫滞,头顶干枯,渐致神识不爽,有内闭外脱之象;虚陷者,脓腐虽脱,新肉不生,状如镜面,光白板亮,脾气不复,恶谷日减,形神俱削,渐有腹痛便泄,寒热宛似损怯变象,皆不治之证也。”详见各条。

猜你喜欢

  • 失心风

    病名。癫病的别称。《证治准绳》卷五:“癫病俗谓之失心风。”详癫条。

  • 上关

    ①诊察小儿指纹的部位。见《奇效良方》。即风关。详该条。②经穴名。代号GB3出《灵枢·本输》。别名客主人、客主、容主。属足少阳胆经。手足少阳、足阳明之会。位于面部,颧弓上缘,距耳廓前缘约1寸处。与下关相

  • 子母疬

    病名。即瘰疬大小不一者。见《医宗金鉴》卷六十四。详瘰疬条。

  • 地稔根

    见《南方主要有毒植物》。即地菍根,详该条。

  • 血门

    经外奇穴名。出《医经小学》。位于脐上4寸,再旁开腹正中线3寸处。治妇人腹中血块,胃痛,消化不良;以及急性胃炎等。直刺0.5~1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

  • 热邪

    病因之一。致病特点是出现热性、阳性的实证。如发热息粗,红肿,焮痛,便秘等。热吐病证名。又名胃热呕吐。小儿因胃热而致的呕吐。元·朱震亨《幼科全书》:“热吐食化,不恶食。”多因乳食停积化而为热;或夏秋暑热

  • 昌阳之脉

    指阴蹻脉。《素问·刺腰痛论》:“昌阳之脉,令人腰痛,痛引膺,目然,甚则反折,舌卷不能言。”王冰注:“昌阳之脉,阴蹻脉也,阴蹻者,足少阴之别也。”

  • 疮疡经验全书

    书名。又名《窦氏外科全书》,13卷(仅有6卷本,内容全同)。旧题宋·窦汉卿撰,实为1569年窦梦麟补辑明代以前诸书而成。卷1咽喉牙舌毒;卷2发胸面部疽毒;卷3胸腹腰肋痈毒;卷4手腕发背、疔毒;卷5串毒

  • 瘿瘤

    病名。出《中藏经》卷上。即瘿与瘤的合称。或单指瘿。参见瘿条。

  • 女科原旨

    见医述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