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为食积、酒积、气积、涎积、痰积、癖积、水积、血积、肉积的统称。《儒门事亲》卷三:“食积酸心腹满,大黄、牵牛之类,甚者礞石、巴豆。酒积目黄口干,葛根、麦蘗之类,甚者甘遂、牵牛。气积、噫气、痞塞,木
证名。出《素问·本病论》。小便失禁之症。详小便不禁条。
病名。见《症因脉治》卷三。又名胞痹。详该条。
即阳明经证。详阳明经病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地锦草之别名,详该条。
即恬惔。详恬惔虚无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射干之别名,详该条。
民族方书。作者不详。约成书于1566年。前后传抄11次。全书共16面。载病名76个。按病名分为:疮症、风症、痛症、伤症、不通症、其他症、产后病、毒症等8类。载药275味,方剂243首。按病名、药方、用
疾病的发生和经过。《灵枢·寿夭刚柔》:“谨度病端,与时相应。”
病名。见《万氏女科》。病因孕后冒雨,或感受雾露之邪,久坐湿地,及汗出冷浴,以致湿伤于肌腠。症见发热,骨节烦痛,身重头重鼻塞等。治宜祛湿安胎。方用黄芩白术汤(黄芩、白术、苏叶、生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