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饮之一。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因饮邪停留于胸膈之间,上迫于肺,肺失肃降所致。主要症状为胸闷短气,咳逆倚息不能平卧,外形如肿,或兼见头晕目眩,面色黧黑,心下痞坚等。治宜温肺化饮平喘为主。方
眼的部位。《一草亭目科全书》:“气之精为白珠。”即白睛。详该条。
出《全幼心鉴》。即脐风。详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罗布麻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磁石之处方名,详该条。
①六腑之一。主受纳与腐熟饮食,所化生的水谷精微通过脾的运化,输布于五脏六腑,营养全身。《灵枢·五味》:“胃者五藏六府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藏六府皆禀气于胃。”《灵枢·玉版》:“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
病证名。指风痰壅盛于肺所致的咳嗽。《世医得效方·大方脉杂医科》:“风痰嗽……直至嗽顿吐饮食痰物伏出尽,方少定。乃肝木克脾土,风痰壅盛。”治宜祛风豁痰。方用青州白圆子加天麻、全蝎、僵蚕等。参见咳嗽、痰嗽
【介绍】:宋代医家。生平不详。撰有《神秘名医录》2卷,已佚。
见《景岳全书·妇人规》。即血热经行先期。详该条。
见《安徽中草药》。为鼠曲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