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五心烦热

五心烦热

证名。指心中烦热伴两手足心发热感觉。见《太平圣惠方·治骨蒸烦热诸方》。多由心血不足阴虚火旺或病后虚热不清,以及火热内郁所致。是虚损劳瘵等病的常见症之一。《证治准绳·杂病》:“五心烦热,是火郁于地中。四肢,土也,心火下陷脾土之中,故宜升发火郁。”又“病暂去而五心常有余热,此属虚证。”《症因脉治·心血虚不得卧》:“心烦躁乱,夜卧惊起,口燥舌干,五心烦热,此心血不足,心火太旺之症也。”《金匮翼·火郁发热》:“火郁者,阳气外寒所遏,不得宣行,郁而成火,或因胃中过食冷物,郁遏阳气于脾土之中,令人心烦手足心热骨髓中热如火燎,此为郁热。”《杂病源流犀烛·火病源流》:“阳愈盛则阴虚,阴愈虚则为五心烦热。”治宜滋阴降火,清热养阴,清肝理脾等法,选用清骨散、升麻散千金竹叶汤逍遥散茯苓补心汤等方。火郁而宜升发者,用火郁汤加减。参发热、阴虚发热、火郁等条。

猜你喜欢

  • 一见消

    见《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为白花丹之别名,详该条。

  • 刺蓬

    见《甘肃中草药手册》。为猪毛菜之别名,详该条。

  • 药饼灸

    即隔饼灸,见该条。

  • 三丰伐木丸

    即伐木丸,见该条。

  • 真景希

    【介绍】:即真德秀。见该条。

  • 掌禹锡

    【生卒】:十一世纪【介绍】:北宋地理学家,兼通医药。字唐卿。许州郾城(今河南郾城)人。仁宗时任光禄卿直秘阁。1057年(嘉祐二年)奉命与林亿、苏颂、张洞等以《开宝本草》为蓝本,参校诸家本草校正补注本草

  • 麻风

    病名。见《外科摘录》卷二。即疠风。见该条。

  • 声散

    病名。《脉因证治》卷下:“咳而声嘶破,俗名声散也。”即音嘶。详该条。

  • 夏继昭

    【介绍】:见夏云条。

  • 烙治法

    外治法名称。又名烙铁法。此法宜用于乳蛾、喉瘤等病。先以消毒之小手术刀,于瘤体或乳蛾上轻轻割划预定的治疗部位(亦可不割划)。再根据乳蛾、喉瘤体之大小,选择大小不同之烙铁,先在酒精灯上烧红,蘸香油少量,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