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参见盛寅条。
见《中国植物图鉴》。为甘露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为杜衡之药材名,详该条。
针灸术语。凡脏腑气血虚实不明显的病证,可通其经脉,取有关经脉的输穴针刺治疗。《灵枢·经脉》:“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证名。即呃逆。《医林改错》卷上:“呃逆俗名打咯忒。”详呃逆条。
药物学著作。4卷。清·姚澜(又名维摩和尚)撰。刊于1840年。本书按药物归经理论进行编写。分通经络的药物(即按照十二经及奇经循行的药物)及不循经络杂品。此外,书中附脏腑内景图、十四经穴歌及经脉穴图、总
出《灵枢·根结》。膈,饮食格拒不下;洞,大便泄泻如注。详噎膈、洞泄条。
经穴别名。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即腹结,见该条。
病名。即锁骨骨折。出《陈氏秘传》。详锁子骨伤条。
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指阳热,阴指阴液。谓阳热偏胜,必消耗阴液,而出现各种伤律、伤阴的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