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

《中国药典》:六味地黄丸

药方名称六味地黄丸

处方地黄160g山茱萸(制)80g牡丹皮60g山药80g茯苓60g泽泻60g

性状为棕黑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而酸。

炮制以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35~50g与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80~11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准绳·女科》卷四:六味地黄丸

药方名称六味地黄丸

别名加味地黄

处方地黄4两,山茱萸肉2两,山药2两,牡丹皮1两5钱,白茯苓1两5钱,泽泻1两,香附米(童便浸3次,炒)1两,蕲艾叶(去筋,醋煮)5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经事不调,即非受孕,纵使受之,亦不全美;肾经虚火致妊娠吐衄。

用法用量加味地黄丸(《济阴纲目》卷六)。

摘录《准绳·女科》卷四

猜你喜欢

  • 艾汤

    《外台秘要》卷三引阮河南方:艾汤药方名称艾汤别名葶苈苦酒汤(《类证活人书》卷十六)。处方苦酒(即米醋)300毫升葶苈(熬,杵膏)9克 生艾汁(无生艾,以熟艾,或用艾根捣取汁)100毫升功能主治伤寒七八

  • 川连饮

    药方名称川连饮处方川连1钱,地骨皮1钱,白矾1钱,鲜槐条5段,铜青5分,川椒7粒。功能主治痘风眼。用法用量用水1大碗,煎滚取起,少冷又煎,如此3次,去滓入瓷罐收贮,埋土内7日,取出。用鸡翎扫眼角。注意

  • 高良姜粥

    《圣惠》卷九十七:高良姜粥药方名称高良姜粥处方高良姜3两(锉),羊脊骨1具(捶碎)。功能主治脾胃冷气,虚劳羸瘦,不能下食。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2味,取5升,去骨等,每取汁2大盏半,用米2合,入葱、椒、

  • 李叶汤

    药方名称李叶汤处方李叶不拘多少。功能主治少小身热。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李叶浴汤”。摘录《千金》卷五

  • 石榴汤

    药方名称石榴汤别名石榴根汤(《圣济总录》卷九十九)。处方醋石榴根15克芜荑9克牵牛子1.5克(熬,研末)功能主治治寸白虫,患者渐渐羸瘦。用法用量上药将前二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分二

  • 猴枣化毒丹

    药方名称猴枣化毒丹处方珍珠3分,血珀5分,飞滑石8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幼孩遍体胎火胎毒,臀赤无皮,音哑鼻塞,或赤游丹毒。用法用量每服3分,乳汁调下。摘录《疡科心得集·家用膏丹丸散方》

  • 凉肺汤

    《医宗必读》卷六:凉肺汤药方名称凉肺汤处方知母(去毛,炒)1钱半,贝母1钱半,天门冬(去心)1钱半,麦门冬1钱半,黄芩1钱,橘红1钱,甘草5分,桑皮8分。功能主治肺劳实热,咳嗽喘急。用法用量水1钟半,

  • 苦参大丸

    药方名称苦参大丸处方胡麻子2斤(炒至3分熟,旋滴水炒令黑色),防风(去芦头)1两,苦参1两,苍耳子1两,何首乌1两,石菖蒲1两,桑白皮1两,白蒺藜(去刺)1两,细辛(去叶土)1两,黄荆子1两,蔓荆子1

  • 雚芦散

    《圣济总录》卷五十六:雚芦散药方名称雚芦散处方雚芦1两,干漆(炒烟出)1分,萹蓄(炒)1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蛔虫心痛,懊憹。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粥饮调下,空心、日午、临卧各一。若心腹胀满不能食饮,

  • 葵根敷方

    药方名称葵根敷方处方葵菜根。功能主治刀斧伤疮,或至筋断。用法用量捣敷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