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罗集
见针方六集条。
见针方六集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瓜子金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即皂角刺,详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紫堇之别名,详该条。
见《日华子诸家本草》。即柿饼,详该条。
【生卒】:1888~1975【介绍】:现代医家。四川梓潼人。十五岁开始学中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治病强调辨证论治,讲求全面辨证,对望舌及切脉尤有心得。擅长治疗温病、妇、儿科疾病。1956年调卫生部中
病名。又名聤耳。见《脉因证治》卷下。①系指耳内肿起,色赤疼痛,流脓或耳内生物如赤肉。《医林绳墨》卷七:“又有停耳者,耳内有生赤肉,或有脓肿是也,此有气郁生痰,内火攻冲,肿似赤肉,或兼脓汁溃烂,谓之停耳
治疗胃热呃逆的方法。临床用于因胃热而引起呃逆的证候。常用《温病条辨》新制橘皮竹茹汤。
病名。出《增辑验方新编》卷六一十。即冷瘼。见该条。
穴位深浅分部名。亦称“地才”。指深层。参见人部条。
见《本草原始》。为洋金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