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拾遗》。为壁钱幕之别名,详该条。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金刚散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肝虫指肉虫。《普济本事方》卷七:“肝虫如烂杏。”即肉虫病。详该条。
研制方。见《新编中成药手册》。穿山甲、地榆、当归、白芷、紫草、乳香、没药、血竭、栀子、大黄、冰片。油膏剂,外用适量,涂敷患处。功能止痛消肿,生肌解毒。治烧伤烫伤,红肿起疱,疮面溃烂、化脓等。
出《本草图经》。即马蔺子,详该条。
即胸骨剑突。
见瘟疫传症汇编条。
眼的部位名。见《银海精微》。即黑睛。详该条。
《张氏医通》卷十五方。地龙二两,蝉蜕(去翅足)半两。为粗末,每服半钱至一钱,分四次(昼三夜一)服,乳香煎汤调下。治痘黑陷,项强直视,喘胀发搐。
古针具名。《灵枢·九针十二原》:“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意同微针,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