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出《素问·疏五过论》。由于情志内伤,耗营伤精所致,症见形体消瘦,精神憔悴,饮食无味,畏寒,善惊,健忘,四肢痿废等。治宜益精养血,镇心安神。②《张氏医通·杂门》引陈毓仁《痈疽图形》所载“失营”,认为即
①颈以下,腰以上部位。②背部、腰部、骶部的总称。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脉循行于背。
【生卒】:十一世纪【介绍】:北宋医家。济阳(今山东省济阳县)人。因鉴于唐·杨玄操《黄帝八十一难经注》文字深奥,于1056~1063年(嘉祐年间)加以补注,凡经文隐奥者均加绘图说明,撰《难经补注》五卷。
书名。8卷。丁甘仁撰。刊于1927年。卷1~6为内科杂病、时病;卷7妇科;卷8外科。分列伤寒、霍乱、调经、脑疽等多种病证,收载病例约400个左右。丁氏疗病,兼采各家之长,灵活机变。治外感病能融会伤寒与
治则。见宋·张子刚《鸡峰普济方》。脾肾二脏,一主先天,一主后天。脾是后天生化之源,是人身营养的根本,补益脾气能充分吸收水谷精微,精血得以旺盛,不但肾精得以充养,机体的各种功能也可以保持正常,抵抗病邪的
推拿穴位名。又名门、版门。①位于手掌大鱼际处(见《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治气促,气攻,气吼,气痛,呕胀等症,并止小肠之寒气。《幼科推拿秘书·推拿手法》:“版门穴,在大指下,高起一切平肉如板处。
病名。见《兰室秘藏》。又名月漏、血漏、经血不断、漏下、漏下不止、月水不绝、月水不断、经脉不止、经候不止等。指阴道出血淋沥不断,或经期血来而持续日久不止,血量较少或略增多。病因多为气虚、血热、阴虚、气郁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二。即多骨疽溃破骨出不休者。详多骨疽条。
【介绍】:见霍应兆条。
书名。秦伯未编著。作者认为:“钻研仲景著作,主要是学习他的辨证和治法”(见本书虚劳病),遂打乱原整理本的编次,按病类分为痉病、湿病、暍病、疟疾、虚劳病、消渴病、黄疸病、妇科病等37种,选录《金匮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