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明代医生。字改斋。履籍不详。擅长小儿科,著有《保婴直指》(佚)、《痘疹玄机》四卷。对于痘疹,主张不泥守前人的方剂,应当根据人的气血虚实寒热以及痘疹的多少轻重等不同情况,灵活施治。
麻疹红润,五液俱全,多为顺证。清·郑卜年《瘄略》:“出瘄发热,时有微汗滋润,并汗、泪、鼻涕、唾、溺,此谓五液俱全,出时色红润,部位齐而透,此顺症也。”一般发育正常,身体健康的小儿,在出疹时,先由头颈、
医论著作。2卷。清·张志聪撰于1670年。上卷大多采用问答的形式杂论医理,对脏腑功能、病原、病症、病种、证治、方剂等,分题予以辨析,说理简明扼要。作者对古医书和医家谬误之说颇多纠正,对六经和脏腑的功能
运气术语。指六气司天在泉各主持一岁之气。《素问·至真要大论》:“岁主奈何?厥阴司天为风化,在泉为酸化。”
①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即三七。②见《四川中药志》。为峨参之别名。各详该条。
病名。出清·叶氏秘传《七十四种疔疮良方并图形要诀》。即红丝疔,见该条。
见《张氏医通》卷十六。即白虎加桂枝汤,见该条。
【介绍】:宋末医家。名石壁。宗陈文秀的学术思想,撰有《痘疹八十一论》,但其论述小儿病有自相矛盾之处。已佚。
见医学初阶条。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卷一。指脏腑内伤所致的小便失禁。脾肾不足者居多。主要症候为小便时时自遗,神志清醒,语言轻微,饮食减少,大便溏泄,脉濡软或浮大。治宜补益脾肾,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八味肾气丸。又有肝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