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见《救荒本草》。为望江南子之别名。②见《本草原始》。即槐角。各详该条。
《金匮翼》卷六方。熟地黄二钱,川楝子、延胡索各五分,附子、肉桂各七分,炙甘草一钱。水煎,去渣,空腹食前稍热服。治脐下冷、撮痛,阴内冷如冰。
【介绍】:元代医家。撰有《注释素问玄机原病式》。
解剖名。见《眼科易和》。即黄仁。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兰香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圣济总录》卷一百二十八。即胃脘痈。见该条。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七。又名葫芦丹,小儿丹毒之一。多因任脉经中湿与热结所致。此丹从脐上起,发黄肿者。治宜内服化湿饮,外用槟榔散涂之。
①即鼻。明·虞搏《医学正传》:“鼻通天气曰玄门。”参见鼻条。②指阴户。出汉·马王堆医书《合阴阳方》。即女性外阴。
足趾。《灵枢·热病》:“热病……于其俞及下诸趾间,索气于胃胳,得气也。”
帮助排痰或祛除生痰病因的方法。分为化痰、消痰、涤痰三类。其中以化痰法为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