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指风痰内盛,上壅清窍。为中风闭证、癫痫等的常见病机。由于风痰壅盛,蒙阻清窍,闭塞神机,故可见神昏肢厥,面白唇紫,喉间痰声漉漉,牙关紧闭,或四肢抽搐等症,治疗宜豁痰开窍,用苏合香丸、导痰汤或通关散等。
出明·万全《家传痘疮心法》。即痘疮。详该条。
悬,提举;阳,神气。指提举病人的神气。《灵枢·九针十二原》:“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两卫。”
指经常咳嗽的病人。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详咳嗽条。
菀,古与“郁”音义相通。膹菀即膹郁。详膹郁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东医宝鉴》作外丘。即伏兔,见该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槲寄生之药材名,详该条。
川贝母、浙贝母的简称,各详该条。
出《素问·刺禁论》。其义有二:①谓肝气主升。根据左升右降的理论,故肝的行气部位在左。元·滑伯仁《十四经发挥》:“肝之为脏……其治在左。其脏在右胁右肾之前。”②《素问》原文“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
方书。清程正通(松崖)撰。1卷。刊于1843年。本书“分五脏所寓以辨证,判风火虚实以用药”,录凉血散火汤、养血散火汤等36方,另附示意图18幅。现存清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