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头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金樱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金樱子之别名,详该条。
《经验医库》方。当归、生地黄、防风、白头翁、黄芪、紫草、羌活、茯苓、麦门冬、白芍药、甘草、升麻。水煎服。治肝火阻滞,小便淋沥时痛,茎肿溺出如刀割,心烦,脉细数者。
手太阴的经筋。《灵枢·经筋》:“手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结于鱼后,行寸口外侧,上循臂,结肘中,上臑内廉,入腋下,出缺盆,结肩前髃,上结缺盆,下结胸里,散贯贲,合贲下抵季胁。”
见《医方集解》。即五物香薷汤,见该条。
证名。指饮食停滞所致的胃痛。《类证治裁·胃脘痛》:“食滞脘痛,必暖腐,香砂枳术丸加半夏曲。”《张氏医通》卷五:“食积作痛,保和丸。”《医宗己任篇·四明心法》:“食痛者,胸膈按之痛甚,勺水不入,兼大便闭
病名。①见《外治寿世方》卷四。即蛇身。详该条。②怪胎之一。
医史参考读物。又名《医诂》。2卷。清·郑文焯撰。刊于1891年。本书对古代一些重要医籍及治病方法进行了广泛的考证和论述。但多从旧的史学观点出发。此外,并辑录了历代文献中若干医药佚文。
即割治疗法。见该条。
见《广西中草药》。为山扁豆之别名,详该条。
神奇外治法之一。见《幼幼集成》卷三。用水粉一两,以蛋清调匀,略稀,涂患儿胃口及两手掌心,复以酿酒小曲十数枚,研烂,热酒和作二饼,贴两足心,纱布扎之。用于小儿实热之证。
病名。《医学心悟》卷三:“闭暑者,内伏暑气,而外为风寒闭之也。其头痛,身痛,发热恶寒者,风寒也;口渴,烦心者,暑也。四味香薷饮加荆芥、秦艽主之。”参见暑病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