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外科启玄》卷八。即杨梅圈。见该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核桃楸果之别名,详该条。
出《李氏草秘》。为金荞麦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理虚元鉴·阳虚三夺统于脾》。又称脚软。详该条。
见《新华本草纲要》。为绞股蓝之别名,详该条。
古代中医眼科手术方法。见《银海精微》。又名夹眼法。以特制之竹夹,将患睑之皮肉适度置入夹内,审其倒睫、睑废等矫正之后,收紧固定竹夹。术后约七日,待被夹入之皮肉干萎后除夹,用剪或刀剔除干萎之皮肉。所遗残痂
病名。指患喉疾而症见呛食并有声哑者。《喉科指掌》卷三:“此症因伏邪在肺,声哑呛食,六脉迟细,甚属险症。”治宜疏风宣肺,利咽开音。方以六味汤加减化裁。可见于咽部肿瘤等症。参见呛食喉风条。
病名。出《疡医大全》三十四卷。疔疮生于太阳穴附近者。证治同疔疮。
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三。为盲人之俗称。
见《广州植物志》。为卜芥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