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色紫,舌体挛缩而短。为食滞津枯,热传厥阴,筋脉失养之象。急用大承气汤通腑泄热。下后热退脉静舌舒者,预后较好,否则危殆(见《伤寒舌鉴》)。
出《神农本草经》。为白头翁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何条。
证名。指下焦闭塞不通所致的痞症。《华氏中藏经·辨三痞证并方第四十六》:“下痞者,小便不利,脐下满硬,语言蹇滞,腰背疼痛,脚重不能行立者是也。”宜用瞿麦头子、官桂、甘遂、车前子等药。参见痞有关条。
【介绍】:见金铭条。
病名。出《疡科选粹》卷三。即脑疽之易破者。见脑疽条。
《丹溪心法》卷三方。黄连末、天花粉末、人乳(或牛乳)、藕汁、生地汁、生姜汁、蜂蜜。搅拌成膏,开水送服。治消渴。
病名。见《景岳全书》卷二十八。即瘟毒喉痹。详该条。
见《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即鬼灯笼,详该条。
指清冷的饮料。《灵枢·杂病》:“齿痛不忍清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