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即涕。详该条。
解剖部位。见《证治准绳·杂病》。即鼻柱。详该条。
【介绍】:元代医生。安徽祁门人。世业医,诊病重视切脉。
【介绍】:见方导条。
经穴别名。见《中国针灸学》。即白环俞,见该条。
出《南方草木状》。为榼藤子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又名火嗽。肺受热邪而引起的咳嗽。表现为咳嗽频繁,吐黄色稠痰,面红咽干,指纹紫色。治宜清宣肺热。用泻白散加减。
养生类著作。清·胡宗鹤编撰。1卷。书中引录《素问》、《庄子》及朱子、李东垣、嵇叔夜、孙思邈、丘处机等名家之言,讨论精神、情志、起居、饮食等因素对人体寿命的影响,并从精、气、神、形的关系及其与寿命的内在
病证名。感寒即发的痫证。小儿内伤脾胃,外感风寒,结于胸膈之间,遇风寒即发。其症突然仆倒,不省人事,发出尖叫声,口涌痰涎。治宜断痫丸(《证治准绳》:皂角、白矾、蝎梢、僵蚕、雄黄、朱砂,白附子、麝香、乌蛇
正骨手法。见《伤科汇纂》卷一。即上骱手法。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