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病名。①《外台秘要》卷二十六:“若肛边肿痛生疮者名酒痔也。”相当于肛门周围脓肿,饮酒后发作,宜服蜂房膏。②牝痔的别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四十一。
运气学说术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五运之气被克制后,遏郁过极则成为复气而发作,称为“五郁之发”或“郁发”。如金胜制木,木气受郁,则可郁极而发。但五运之气有太过、不及的不同,所以郁极而发的复气亦就
《灵枢经》篇名。本文论述四时与发病及治疗的关系,故名。由于四季气候的变化各有不同,其产生的疾病,亦随之而异,当针刺治疗时,必须根据四时气候的不同,在适当的穴位上运用不同的刺法。
①见《吴普本草》。为决明子之别名。②见《神农本草经》。为青葙子之别名,各详该条。
书名。1卷。明·汪机撰。刊年未详。正文部分分绘有始出、圆混等16幅痘疹图形,每图又分顺、逆、险三个小图,图下附解说。最后为痘治附方,共选153方,列其主治及配方。
运气术语。五运分主一年的春、夏、长夏、秋、冬五季。它随五季气候变化而传递有次,一般的规律是从木而火,而土,而金,而水,循五行相生之序,始于木而终于水,每运约各主七十三日另五刻。从每年的大寒节起算。
病证名。半产即小产,指由于小产造成的腹痛。参见产后腹痛条。
病证名。疳疾兼见浮肿腹胀的证候。《婴童百问》:“疳肿胀者,虚中有积,其毒气交并,故令肚腹肿胀。由是脾复受湿,故令头面脚手虚浮是也。”如肺气不宣,脾失健运,则可伴有胸膈饱闷不舒,咳嗽气喘等。治以健脾化气
书名。1卷。清代喉科专著。撰人未详,清·许梿校订。刊于1825年。本书总论咽喉诸证的诊治、用药及丸散验方,并记述了锁喉、重舌、气痛、乳蛾等18种咽喉病证的诊治。作者认为喉症多属火毒上升,立法以降气泻火
病名。髭,本作“頿”(《说文》)。口上须也。段注:“在口上、在颊亦得名须。”①指发于颊部之痈疽。②痄腮,一名髭发(《医宗金鉴》卷六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