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大地棕根

大地棕根

《中药大辞典》:大地棕根

药材名称大地棕根

拼音Dà Dì Zōnɡ Gēn

出处《四川中药志》

来源石蒜科植物大叶仙茅根茎。夏、秋季采挖,洗净,除去茎叶、须根,晒干。

原形态大叶仙茅,又名:松兰、竹灵芝、岩棕。

多年生草本。根茎块状,粗厚。叶根出,具长柄,矩圆状披针形,长30~90厘米,宽7~15厘米、随叶脉而呈折叠状,全缘,秃净或背脉上被毛;叶柄长30~60厘米,有槽。花茎通常短于叶,长10~30厘米,被褐色长毛,顶端下弯;苞片披针形,被长毛;头状花序或穗状花序曲垂,卵形或球形,直径2.5~5厘米;花具柄;花被裂片卵形,长6~8毫米,被毛;雄蕊6,着生于花被基部,花丝短;子房3室,棒状,长3~6毫米,花柱短,柱头3枚,直立。蒴果棒状,长3~6毫米,熟时3瓣裂,内有种子多粒。种子极小,近球形。花期夏月。

生境分部生山野或栽培于屋旁,喜生长湿地。分布我国西南部至东南部,南部尤为常见。产四川、广西。

性状根茎块状肉质,节显着,有圆点状的须根痕,顶端有残留的叶痕。质硬,不易折断。横切面白色,中柱显着。

性味《四川中药志》:"味微苦,性温,无毒。"

功能主治补虚,调经,祛风湿,行瘀血。治虚劳咳嗽,遗精,白浊,崩漏,带下,风湿痹瘫,跌打损伤。

①《广西中药志》:"散瘀,消肿,祛风湿。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

②《四川中药志》:"补虚劳,调经。治虚劳咳嗽,腰脚腿软痛,妇女红崩白带,及男子遗精白浊。"

用法用量内服:煎杨,3~6钱;或炖肉吃。外用: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虚劳咳嗽:大地棕根、白藓皮、沙参。炖鸡服。

②治男子年久不愈的白浊:大地棕根、百花草、白藓皮、鸡冠花、土洋参、三白根、棕树根。炖猪蹄服。

③治妇女月经不调:大地棕根、黄花根、女贞子、女儿红、益母草子、对叶草、红枣、金樱子。炖鸡服。(选方出《四川中药志》)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取竹灵芝根茎制成蜜丸或片剂口服。蜜丸每丸重3钱(其中含蜜1.5钱),日3次,每次1~2丸;片剂每片0.5克,日3次,每次8片。均10日为一疗程。经351例观察,一疗程后临床控制120例(34.2%);显效165例(47%),好转58例(16.5%);无效9例(2.3%)。对镇咳、祛痰平喘均有较好疗效。大部分病人服药4~8天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或消失,睡眠好,食欲增加。少数在服药后1~2天有轻微头昏或轻度下肢酸软;有胃溃疡者,服药后有轻度疼痛,均不影响治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大地棕根

药材名称大地棕根

拼音Dà Dì Zōnɡ Gēn

英文名Rhizome of Largeleaf Curculigo

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仙茅科植物大叶仙茅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rculigo capitulata(Lour.) O. Kuntze[Leucojum capitulata Lou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除去叶,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大叶仙茅,多年生草本。高达1m多。根茎粗厚,块状,具细长的走茎。叶基生,通常4-7片;叶柄长30-80cm,上面有槽,侧背面均被短柔毛;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或近长圆形,长40-90cm,宽5-14cm,纸质,全缘,先端长渐尖,具折扇状脉,背面脉上具短柔毛或无毛。花葶从叶腋发出,通常短于叶,长(10-)15-30cm,密被褐色长柔毛;总状花序强烈缩短成头状,球形或近卵形,俯垂,长2.5-5cm,具多数排列密集的花;苞片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1.5-2.5cm,被毛;花黄色,具长约7mm的花梗;花被裂片6,卵状长圆形,长约8mm,宽3.5-4mm,先端钝,外轮的背面被毛,内轮的仅背面中脉或中脉基部被毛;雄蕊6,花丝长不及1mm,花药线形,长约5mm;花柱比雄蕊长,纤细,柱头近头状,有极浅的3裂,子房长圆形或近球形,被毛。浆果近球形,白色,直径约4-5mm,无喙;种子黑色,表面具不规则的纵凸纹。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长于海拔850-2200m的林下或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西南、及江西、福建、台湾、西藏等地。

性味辛;微苦;温

归经肾;肺;肝经

功能主治补肾壮阳;祛风除湿;活血调经。主肾虚咳喘;阳痿遗精;白浊带下;腰膝酸软;风湿痹痛;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崩漏;子宫脱垂;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1.《广西中药志》:散瘀,消肿,祛风湿。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2.《四川中药志》:补虚劳,调经。治虚劳咳嗽,腰脚腿软痛,妇女红崩白带,及男子遗精白浊。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花蚁虫

    《全国中草药汇编》:花蚁虫药材名称花蚁虫拼音Huā Yǐ Chónɡ别名多毛隐翅虫来源昆虫纲鞘翅目隐翅目科多毛隐翅虫Paederus densipennis Bernh.,以全虫入药。生境分

  • 芙蓉根

    药材名称芙蓉根拼音Fú Rónɡ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的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ibiscus mutabilis L.采收和储藏:

  • 河豚鱼肝油

    《中药大辞典》:河豚鱼肝油药材名称河豚鱼肝油拼音Hé Tún Yú Gān Yóu出处《辽宁医学》210:467,1966来源为鲀科动物弓斑东方鲀、虫纹东方鲀、

  • 三出叶委陵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出叶委陵菜药材名称三出叶委陵菜别名草杜仲来源蔷薇科三出叶委陵菜Potentilla betonicaefolia Poiret,以地上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性味苦、辛,微温。

  • 象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象皮药材名称象皮拼音Xiànɡ Pí来源象科动物亚洲象Elephas maximus L.的皮,以去毛的干燥皮入药。将象皮用水浸泡3天,刷净,闷润至内外湿度一致

  • 鹿角

    《中国药典》:鹿角药材名称鹿角拼音Lù Jiǎo英文名CORNU CERVI来源本品为鹿科动物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 或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

  • 青酒缸

    药材名称青酒缸拼音Qīnɡ Jiǔ Gānɡ别名味草(《分类草药性》),草鞋板(《天宝本草》),山蚂蝗、味噌草、蛆草(《植物学大辞典》),饿蜞蝇、三把苓(《岭南采药录》),拿身草(《中国主要植物图说&

  • 玉柏

    《全国中草药汇编》:玉柏药材名称玉柏拼音Yù Bǎi别名伸筋草[甘肃]来源蕨类石松科玉柏Lycopodium obscurum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甘肃和长江中上游。性味辛,微温

  • 水马桑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马桑药材名称水马桑别名粗糠树、千羊白、白马桑来源忍冬科水马桑Weigela japonica Thunb. var. sinica (Rehd.) Bailey,以根入药。生境分

  • 方解石

    《中药大辞典》:方解石药材名称方解石拼音Fānɡ Jiě Shí别名黄石(《别录》)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碳酸盐类矿物方解石的矿石。采得后除去泥土杂石。原形态三方晶系。晶体为菱面体,也有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