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大肠咳

猜你喜欢

  • 脱囊

    病名。①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五。又名阴囊毒、外肾痈、囊发、囊脱、脱壳囊痈。因湿热火毒下注肝经而成。症见阴囊红肿,继而溃烂皮脱,甚而睾丸外悬。治宜泻肝火、利湿热。初用龙胆泻肝汤,后期宜滋补调理。未溃外敷

  • 足太阴脾经

    十二经脉之一。代号sP。《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 翳草

    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为天胡荽之别名,详该条。

  • 壁蚕茧

    见《药材学》。为壁钱幕之别名,详该条。

  • 晚发

    病名。伏气温病的别称。①指冬令受寒,邪伏至“清明”后始发的温热病。《时病论·晚发》:“晚发者,亦由冬令受寒,当时未发,发于来年清明之后,夏至以前,较之温病晚发一节,故名晚发病也。”②指夏受暑湿,留伏至

  • 台乌药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乌药之处方名,详乌药条。

  • 箭羽草

    见《四川中药志》。为四楞筋骨草之别名,详该条。

  • 月石

    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为硼砂之别名,详该条。

  • 蜻蛉

    出《名医别录》。为蜻蜓之别名,详该条。

  • 天火

    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即丹毒。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