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八方。天门冬、麦门冬、生地黄、薄荷、贝母、牡丹皮、阿胶、茯苓、***、羚羊角、梨汁、藕汁、蔗汁、人乳、莱菔汁。前十味以水先煎取汁,入余药再熬,后入蜜二两,隔水炖半日成膏服。治真
【介绍】:见吴楚条。
泛指人体经脉。《灵枢·经脉》:“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
经穴别名。所指有二:①灵台穴别名。出《循经考穴编》。②至阳穴别名。出《医学原始》。各见该条。
即十全大补汤,见该条。
见济生拔粹条。
病名。见《疡医准绳》卷四。又名多骨疽,即附骨疽。见该条。
【介绍】:清代医家。字维德。山东益都人。精于儿科,撰《痘科温故集》一书(1752年刊行)。
病因或病证。详湿痰、痰湿阻肺条。
指阳明病的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的外在表现。《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阳明病多属里、热、实证。由于里热外蒸,可见内外俱热证候。身热汗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