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法则。指补益或治疗下部病证的方药,原则上宜使用气味厚而效果快的急剂。如肾阳不足,阳痿精滑之症,用附子、肉桂等峻补肾阳。《素问·至真要大论》:“补下治下,制以急。急则气味厚,……适其至所,此之谓也。
出《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病程中原见微细欲绝之脉,突然跳动显露。多属病情危笃,阴阳离决之候。
经穴别名。出《太平圣惠方》。即脊中,见该条。
即病邪。《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参见邪条。
见《医学正传》。即钩虫病。详该条。
病名。又名千岁疮。为瘰疬生于遍身者。《医宗金鉴》卷六十四:“生于遍身,漫肿而软,囊内含硬核者,名流注疬。”详瘰疬条。
出《妇人良方大全》卷一。即经闭。详该条。
【介绍】:见陈念祖条。
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三。为盲人之俗称。
切脉指法。诊脉时指力不轻不重,左右推寻脉象。《诊家枢要》:“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