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藿香汤第三方,见藿香汤条。
病名。见《太平圣惠方》卷四十。《证治要诀·头痛》:“有偏正夹脑风,服川乌附不愈,用莲子草乌而愈者,此乃毒攻毒之意。”《杂病源流犀烛·头痛源流》:“有夹脑风者,两太阳连脑痛是也。宜透顶散。”参见脑痛条。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白头翁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人迎,见该条。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发热》。指精血津液等耗损所致的虚热。《证治汇补·阴虚发热》:“有劳心好色,内伤真阴,阴血既伤,阳气独盛,发热不止,向晚更甚,或饮食如常,头胀时作,脉洪数无力,视其舌大而色赤者,阴
即肌肉瞤动。《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瞤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参见筋
疮疡诊法之一。见《外科启玄》卷。根据疮疡所患部位及经络在人体的循行分布,以推断疮疡属何经络,以便分经用药。如阳明经多气多血,疮生手、足阳明经部位,则易收口;太阳、厥阴经多血少气,疮生手、足太阳经和厥阴
病证名。指肠寄生虫积聚所致的腹痛。《症因脉治》卷四:“虫积腹痛之症,腹中有块,块或耕起,痛而能食,时吐清水,或下长虫,面见白点,唇无血色,或爱食一物,肚大青筋,此虫积腹痛之症也。”治宜驱虫为主。用使君
病名。即漏蹄风。详见该条。
【介绍】:见易大艮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