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山橙

山橙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橙

药材名称山橙

拼音Shān Chénɡ

别名猢狲果、马骝藤、猴子果

来源夹竹桃科山橙属植物山橙Melodinus suaveolens Champ. Ex Benth.,以入药。成熟时采,鲜用或晒干。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消积化痰。用于消化不良,小儿疳积,睾丸炎,疝气痛,腹痛,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果1~2个,煎汤或煮肉吃。

备注(1)同属植物尖山橙(竹藤、藤皮黄、鸡腿果)Melodinus fusiformis Champ. Ex Benth.与前种主要区别为果椭圆形,橙黄色。果也入药,有化气、止痛之效。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山橙

药材名称山橙

拼音Shān Chénɡ

别名屈头鸡(《本草求原》),山大哥(《岭南采药录》)。

出处《本草求原》

来源夹竹桃科植物山橙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

原形态山橙,又名:马骝藤。

高大木质藤本,除花序稍被毛外,全部秃净。叶对生,革质,卵形、矩圆形或略带披针形,长5~8厘米,两端均渐尖;叶柄长6~12毫米。花白色,芳香,为顶生聚伞花序;花柄短;萼长约3毫米,被微毛,裂片圆形,钝头,边膜质;花冠管长10~12毫米,外被粉状微毛,裂片长约为管的1/2或1/3,基部狭,上部向一边扩大而成镰状,内面或扩大的边缘有2个不规则的齿;喉部鳞片长约2毫米,中部以下合生成一个5~10裂的杯状体;雄蕊短,不超出花冠外;子房2室。浆果圆球形,直径5~6厘米,熟时橙红色。花期5月。

生境分部生于丘陵地、山谷林中,攀援石壁上。分布广东、广西等地。产广东。

性状干燥浆果呈圆球形,直径3.5~6厘米,外表橙红色,可见深棕色的斑纹,有光泽,常有花萼宿存。果皮坚韧,果肉干缩呈海绵状,白色与棕色相杂,2室,有多数种子镶嵌于果肉内。种子扁圆形,长约5毫米,棕褐色至黑褐色,表面密布斜细孔;种仁黄色,富油质。以个大、橙红色、干燥者为佳。

性味苦,平,有小毒。

①《本草求原》:"苦甘,平。"

②《广东中药》:"苦,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除湿,杀虫。治胃气痛,膈症,疝气,瘰疬,皮肤热事,湿癣疥癞。

①《本草求原》:"滋阴,消热积气痛,功同罗汉果。其壳,洗皮肤血热毒,搽湿癣疥癞。"

②《植物名实图考》:"治膈症,煎其皮作饮服之。"

③《岭南采药录》:"理小肠疝气,以之和猪精肉煎汤服。"

④《广东中药》:"行气,止痛。治胃气痛,胸膈饱胀,淋巴结核。"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个。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山橙

药材名称山橙

拼音Shān Chénɡ

别名冬荣子、屈头鸡、山大哥、猢狲果、猴子果、铜锣锤、马骝藤、马骝橙藤、犸镏果、檎那

出处出自《本草求原》

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山橙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odinus suaveolens Champ.ex.Benth.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

原形态攀援木质藤本,长达10m。全株具乳汁;除花序被稀疏柔毛外,其余均无毛;小枝褐色。叶对生,叶柄长约8mm;叶片近革质,卵形、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9.5cm,宽1.8-4.5cm,先端短渐尖,基部渐尖或圆形,叶面深绿色而有光泽。

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蕾先端圆形或钝;花萼裂片5,卵圆形,被微毛;花冠白色,高脚碟状,花冠筒长1-1.4cm,裂片5,基部稍狭,向一边扩大而成镰刀状或斧形,具双齿,向左覆盖,裂片比花冠简短或等长;副花冠成5裂片伸出花冠简喉部之外,钟状或筒状;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中部。浆果圆球形,成熟时橙黄色或橙红色。种子多数,犬齿状或两侧扁平,干时棕褐色。花期5-11月,果期8月至翌年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丘陵、山谷、攀援树木或石壁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果实圆球形,直径3.5-8cm,外表橙红色,可见深棕色斑纹,有光泽,基部常有宿萼。果皮坚韧,果肉干缩呈海绵状,白色与淡棕色相杂,剖开可见2室,有多数种子嵌入果肉内。种子扁圆形,长约5mm,棕褐色至黑褐色,表面密布斜细孔;种仁黄色,富油性。气微香,味苦。

以个大完整、色橙红者为佳。

性味苦;微甘;性平;小毒

功能主治行气;消积;杀虫。主胃气痛;膈症胸满;小儿疳积;疝气瘰疬;皮肤热毒;湿癣疥癞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1.《本草求原》:滋阴,消热积气痛,功同罗汉果。其壳,洗皮肤血热毒,搽湿癣疥癞。2.《植物名实图考》:治膈症,煎其皮作饮服之。3.《岭南采药录》:理小肠疝气,以之和猪精肉煎汤服。4.《广东中药》:行气,止痛。治胃气痛,胸膈饱胀,淋巴结核。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粗糠柴

    药材名称粗糠柴拼音Cū Kānɡ Chái别名香桂树、香檀、痢灵树、吕宋楸荚粉[腺体粉末]来源大戟科野桐属植物粗糠柴Mallotus philippinensis (Lam.)Muell.-

  • 杭州荠薴

    药材名称杭州荠薴拼音Hánɡ Zhōu Qí Nínɡ英文名Hangchow Mosla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杭州荠薴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sla hangch

  • 金粉蕨

    药材名称金粉蕨拼音Jīn Fěn Jué别名野鸡尾、小野鸡尾、柏香莲、小金花草、水金鸡尾、孔雀尾、土黄连、解毒蕨、日本乌蕨来源中国蕨科金粉蕨属植物金粉蕨Onychium japonicum

  • 蒟酱

    《中药大辞典》:蒟酱药材名称蒟酱拼音Jǔ Jiànɡ别名枸酱(《汉书》),蒟子(《广志》),土荜拨(《食疗本草》),大荜拨(《成都县志》),蒟青、槟榔蒟(《岭南草药志》),青蒌、香荖(《广东

  • 巴豆霜

    药材名称巴豆霜拼音Bā Dòu Shuānɡ英文名SEMEN CROTONIS PULVERATUM来源本品为巴豆的炮制加工品。性状本品为粒度均匀、疏松的淡黄色粉末,显油性。鉴别取本品约0.

  • 韭叶芸香草

    药材名称韭叶芸香草拼音Jiǔ Yè Yún Xiānɡ Cǎo别名野香茅(《广州植物志》),括花草(《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禾本科》),芸香草(《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臭草

  • 水流豆

    《中药大辞典》:水流豆药材名称水流豆拼音Shuǐ Liú Dòu别名水流兵(《生草药性备要》),水罗豆、水刀豆(《广东中医》5(12):556,1960)。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

  • 桃枝

    《中药大辞典》:桃枝药材名称桃枝拼音Táo Zhī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嫩枝。性味《本草蒙筌》:"味苦。"功能主治治心腹痛及匿疮。《纲目》:"治

  • 地不容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不容药材名称地不容别名山乌龟[云南]、地乌龟、白地胆、荷叶暗消来源为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地不容Stephania delavayi Diels,以块根入药。四季均可采,以秋季采为佳

  • 唇香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唇香草药材名称唇香草别名小叶薄荷来源唇形科唇香草Ziziphora clinopodioides Lam.,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新疆。功能主治主治高血压,冠心病。用法用量全株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