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难经·三十五难》。即大肠,见该条。
病证名。指疳疾患儿耳内生疮,肌肉消瘦,骨节皆露的证候。多由肾经虚热所引起。
盛为实邪,聚为积聚。指实邪积聚,如痰浊瘀血等。《灵枢·厥病》:“心痛不可刺者,中有盛聚。”
病名。指感受风热之邪所致的表证。《诸病源候论·风热候》:“风热病者,风热之气,先从皮毛入于肺也。肺为五脏上盖,候身之皮毛,若肤腠虚,则风热之气,先伤皮毛,乃入肺也。其状使人恶风寒战,目欲脱,涕唾出。”
病名。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世又呼偷针眼。”即针眼。详该条。
指服药以治体内发生的多种病证。《素问·至真要大论》:“内者内治,外者外治。”
管,同脘。即下脘部。《灵枢·上膈》:“人食则虫上食,虫上食则下管虚,下管虚则邪气胜之,积聚以留,留则痈成。”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作安耶。即仆参,见该条。
证名。见《中藏经·论胃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详腹痛条。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黄练芽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