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干黄

猜你喜欢

  • 脾气不足

    即脾气虚。详该条。

  • 拔筒法

    即拔罐法。见《外科正宗》卷二:“脑疽应用方。”

  • 西加皮

    见《陆川本草》。为鸭脚木皮之别名,详该条。

  • 屏翳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会阴,见该条。

  • 丫痈

    病名。出《疡医大全》卷十九。即手丫发。见该条。

  • 外板

    为牙齿所在之处。《奇效良方》卷六十二:“外板则为牙,内床则为齿。”

  • 夜合叶

    见《贵州药用植物目录》。为大飞扬之别名,详该条。

  • 香草

    ①见《广西中草药》。为毛麝香之别名。②见《本草纲目》。为佩兰之别名。各详该条。

  • 辣菜子

    见《中药志》。为白芥子之别名,详该条。

  • 小儿黄病

    病名。《太平圣惠方》:“夫小儿黄病者,是热入于脾胃,热气蕴结,与谷气相搏,蒸发于外,故皮肤悉黄,眼赤黄也。脾与胃合,俱象于土,候于肌肉,其色黄,故脾胃内热,即蒸发于外,令肌肤黄也。”《幼幼集成》谓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