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张令韶

张令韶

【介绍】:

张锡驹条。

猜你喜欢

  • 温毒发斑

    病证名。见《肘后备急方·治伤寒时气温病方》。又名时疫发斑、瘟疫发斑,时气发斑。多因毒气弥漫营卫,三焦壅闭,燔灼气血所致。《重订广温热论·论温热兼症疗法》:“温毒发斑,不因失汗、失下。初起脉浮沉俱盛,壮

  • 十九号大畜方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蒺藜散,见该条。

  • 深师七气汤

    见《医方考》卷三。干姜、黄芩、桂心、半夏、甘草、橘皮、干地黄、芍药各二两,桔梗三两,枳实五枚,人参一两,吴茱萸五合。水煎服。治气噎膈者。

  • 肝脾不调

    指肝脾两脏功能失调,生理上,肝气疏泄条达,有助于脾气升发健运。若肝气郁结,失其疏泄之职,影响脾胃正常健运,可致肝郁脾虚;若肝气亢盛,则可横逆而侵犯脾土,称为肝木乘脾土,脾与胃相表里,一脏一腑,因而引致

  • 何洛英

    【介绍】:明代医家。汝南(今属河南)人,居长安(今陕西西安)。因多病,志习岐黄。后因痛惜子女患痘疹夭折,乃精研诸家小儿方书,学有所成。晚年得子,复值痘疹流行,自行调治,虽数濒危险,皆应手而起,遂闻名于

  • 蛴螬灸

    间接灸之一。《医宗金鉴》:“疳瘘恶疮,诸药不验者,取蛴螬剪去两头,安疮口上,以艾灸之,七壮一易,不过七枚,无不效者。”蛴螬即金龟子的幼虫,功能行血祛瘀,化结散滞,故能灸治恶疮、瘘管等症。

  • 六律

    古代的六个音律。①通指黄钟、太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六阳律与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六阴律。②由于六阴律与六阳律阴阳相生,左右旋转,能发出许多声音,周而复始,循环无端,所以用六律来比拟十

  • 血疸

    病证名。出《奇效良方》。指婴儿血分热毒而引起的黄肿。小儿胎热者,初生下肌肤红白,二月已后,遍身黄肿,眼闭不开,作呻吟声。此因胎内有热,或因妊母服热药,热毒遗于胎儿所致。治宜内服清热解毒之剂,外用黄柏煎

  • 后山骨伤

    病名。即枕骨部损伤。出《医宗金鉴》卷八十八。多由跌打坠撞所致。轻者头昏目眩,耳鸣、项强、咽梗,饮食难进,烦躁,肢软;如骨伤过重,筋翻气促,痰声如锯,垂头目闭,昏迷不省人事,易于危及生命。治疗参见脑骨伤

  • 刘涓子

    【生卒】:约370~450【介绍】:晋末外科医家。京口(今镇江)人。善医学,尤精外科方术。义熙六年(410)隋刘裕北征,有被创者以药涂之即愈。后居秣陵,撰《刘涓子鬼遗方》10卷,永元元年(499)由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