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悬饮

悬饮

四饮之一。因饮邪停留于胁肋部所致。《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证见胁下胀满咳嗽或唾涎时两胁引痛,甚则转身及呼吸均牵引作痛,或兼干呕短气等。治宜逐饮为主。方用十枣汤、三花神佑丸等。本证类似多种原因所致的胸腔积液。参见痰饮、四饮条。

猜你喜欢

  • 山扁柏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石上柏之别名,详该条。

  • 四气街

    又称四街。见气街条。

  • 栝蒌牡蛎散

    《金匮要略》方。天花粉、煅牡蛎各等分。为细末,饮服一方寸匕,日三服。治百合病,渴不瘥者。

  • 吴六吉

    【介绍】:见吴谦条。

  • 沙证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二。沙通痧。详痧条。

  • 瓢儿果

    见《四川中药志》。为梧桐子之别名,详该条。

  • 李氏医鉴

    方书名。10卷。清·李文来撰。刊于1686年。本书编者将汪昂《医方集解》与《本草备要》重新分类,合为一书,并参考其他有关医方著作纂集而成。书中将疾病分为60余大类,按病载方,方后释药。书后并附用药加减

  • 神宗

    经穴别名。出《太平圣惠方》。即脊中。见该条。

  • 蔓菁子

    出《备急千金要方》。为芜菁子之别名,详该条。

  • 燥火痢

    见吴本立《痢证汇参》卷二。即燥热痢。详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