惕厉子
【介绍】:
见张筱衫条。
【介绍】:
见张筱衫条。
病名。见《不居集》卷十五。①即支饮,详该条。②即支咳,详该条。
治则。见宋·张子刚《鸡峰普济方》。脾肾二脏,一主先天,一主后天。脾是后天生化之源,是人身营养的根本,补益脾气能充分吸收水谷精微,精血得以旺盛,不但肾精得以充养,机体的各种功能也可以保持正常,抵抗病邪的
【介绍】:隋代兽医。撰有《治马经》三卷。
见《本草纲目》。为密陀僧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元代医生。安徽怀远人。参见朱肯堂条。
《金匮翼》卷八方。肉苁蓉(酒浸)二两,沉香(另研)一两。为末,用麻子仁汁打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腹服。治虚性便秘。
病名。见《瘟疫论补注·发斑》。又名时气发斑、温疫发斑、温毒发斑。《温热类编》卷一:“时疫发斑,憎寒壮热,头痛骨节痛,拘急,满闷,初出尚有表证者白虎汤。”参见温疫发斑、温毒发斑等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沉香丸,见该条。
见清·罗思举《简易草药》。为鹅不食草之别名,详该条。
口角两侧大纹处。《灵枢·五色》:“巨分者股里也。”张景岳注:“巨分者,口旁大纹处也。”即认为巨分的异常可以反映大腿内侧的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