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经效产宝》:“疗妊娠腹内冷痛,忽胎动。薤白、当归。”水煎服。
病名。儿科常见疾病之一。即惊厥。以搐、搦、掣、颤、反、引、窜、视等八个主要证候为其特征。多见于5岁以下的幼儿,7岁以上的则逐渐减少,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病情变化极快,多危及生命。唐以前将本病归入痫证
骨名。即髋骨。详该条。
【介绍】:见刘默条。
焦,在此指脊椎棘突;十一焦,即十一、十二胸椎棘突间。《灵枢·背腧》:“脾腧在十一焦之间。”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书》卷三。即脱疽之色赤、肿痛如汤泼火燎者。见该条。
痰证之一。见《不居集》卷十七。即风痰。详见该条。
指午时。《灵枢·营卫生会》:“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参见十二时条。
【介绍】:见周守忠条。
病证名。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种饮证的总称。详各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