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手心毒

手心毒

病证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又名掌心毒病穿掌、贫子盂、擎珠毒擎疽擎珠疽、穿窟、天蛇、穿掌毒穿掌疽瘭疽手心痈手痈穿板疔、并与托盘疔互称,或称托盘疽;偏于掌边者,又名穿掌毒、穿埂毒鹚痈穿边天蛇穿埂天蛇等,名目繁多。因异物刺伤、染毒或心与心包络二经火毒炽盛所致。其证以掌心红肿高突,疼痛剧烈,昼夜无间为主,并伴有发热,食少,心烦,全身不适。治宜定痛解毒消肿,内服定痛消毒饮银花解毒汤外治:初宜隔蒜灸;或贴生附子片;或生附子煎水浸泡;或白盐、花椒粉各等份醋和外敷;或桑叶捣烂外敷;或仙人掌根磨米醋煖涂;或藜芦煎醋熏洗。若脓成即切开引流,脓尽去腐生肌,可按溃疡治疗。相当于手掌部感染的统称。

猜你喜欢

  • 手足抽掣

    病证名。出《太平圣惠方》第八十五卷。婴儿手足抽掣,多因妊母被风邪所袭;儿出生后,邪留脏腑,不得宣通,复感风邪,因而发病。其症多伴有壮热呕吐,睡时多惊,心神不安,身体强直,眼目反张。治宜祛风解痉。用羚角

  • 发颐

    病名。①出《疡医准绳》卷三。又名腮颔发、颐发、汗毒。由患伤寒或温病发汗未尽或疹形未透,以致余毒壅积而成。初起身发寒热,颐颔之间(腮腺部位)一侧肿如结核,微热微痛,渐肿延及患侧耳之前后,疼痛日增。若溃后

  • 黄占

    见《种福堂公选良方》。为黄蜡之别名,详蜂蜡条。

  • 洪脉

    脉象之一。脉来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脉诀汇辨》:“洪脉极大,状如洪水,来盛去衰,滔滔满指。”多主热邪盛。热病伤阴,阴虚于内,阳盛于外,则脉亦洪,但应指有力。

  • 细叶凤凰尾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大叶金花草之别名,详该条。

  • 红药

    见《草药手册》。为雷公藤之别名,详该条。

  • 交骨不开难产

    病证名。指由于交骨不开造成的难产。《傅青主女科》:“交骨之能开能合者,气血主之也。血旺而气衰,则儿虽向下而儿门不开。气旺而血衰,则儿门可开而儿难向下,是气所以开交骨,血所以转儿身也。欲生产之顺利,非大

  • 螓(qín 秦)舌

    病名。属舌衄。《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此症因心膈蕴积热毒,而生于舌,老者难医,少者尤可;若(舌上)有孔,则全症也,或有一、二孔,其中流血,或在左右,有黑心。”治宜清热、凉血、止血。可选用三黄凉膈散、犀

  • 姜朴花

    见《四川中药志》。为辛夷之别名,详该条。

  • 表虚六合旸

    《医垒元戎》方。当归(酒浸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酒洒蒸)各一两,桂枝、地骨皮各七钱。为粗末,水煎服。治妊娠伤寒中风,表虚自汗,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脉浮而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