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日光灸

日光灸

指和用太阳能作为热源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其法有二:①将艾绒平铺腹部,在日光下暴晒(见《夷坚志》卷十九),适用于虚寒性疾病。②利用凸透镜集聚阳光照射穴位,故又称透镜灸。适用于治疗疟疾牙痛等。使用本法时,穴位皮面应在透镜的焦点以内,略小于焦距,以免灼伤皮肤

猜你喜欢

  • 脾肺两虚

    脾主运化,饮食精微之气上输于肺以养全身,二者关系至为密切,故往往互相影响,两脏同病。临床表现面色少华、手足不温、怠倦食少、便溏、咳嗽、短气、痰多,舌淡嫩苔白,脉虚或虚数等证候。多见于脾气不足而肺气弱者

  • 中医外科诊疗学

    书名。张赞臣编。本书试图用中西医对照的方式对中医外科病的诊断和治疗加以归纳整理,内容多采取论述配合表解方式加以阐析。所论外科病证,能结合古今常用方剂予以介绍,并附作者常用经验方。1956年上海卫生出版

  • 何澄

    【生卒】:十二世纪【介绍】:北宋民间医生。精于医术,以高尚的医疗道德而著名于乡里。后东宫疾,国医治疗不效,有诏召草泽医,澄应诏进药而愈。

  • 伤寒亡阴

    病证名。指伤寒病误汗、动血或误下而致阴竭液脱的危候。阴,指津液与血。《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

  • 暴露赤眼证

    病名。见《张氏医通》卷八。本病由于眼睑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白睛常暴露于外,遭受外邪侵袭,以致干涩少津,红赤肿痛,甚至黑睛生翳,危害视力。相当于今之兔眼症。参见暴露赤眼生翳条。

  • 肢节肿痛

    指四肢关节肿胀疼痛。多因风、寒、湿、热侵袭或瘀阻经络所致。《张氏医通·身体痛》:“肢节肿痛,痛属火,肿属湿,盖为风寒所郁,而发动于经络之中,湿热流注于肢节之间而无已也。”《丹溪心法·肢节痛》:“如肢节

  • 白麦饭石

    出李肇《国史补》。为麦饭石之别名,详该条。

  • 常效先

    【介绍】:明代医生。号瀛泉,又自号无系居士。年轻时曾任博士官职,后弃官,专攻医学。尤精于痘疹,著有《衍庆录》等书,已佚。

  • 益母草煎丸

    《普济方》卷三百一十九方。柴胡、麦门冬、炒桃仁、赤芍药、干地黄、鬼箭羽各一两,人参、琥珀、地骨皮、白术、炒枳壳、桔梗、当归各三分,鳖甲(醋炙)二两,麝香一分。为末,用益母草汁、青蒿、童便各一升,生姜三

  • 张怀瓘

    【介绍】:唐代人。撰有《药石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