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杏林

杏林

旧时对医界的颂称。相传三国时吴董奉为人治病,不取报酬,但求患者于病愈后在其宅旁种杏一株,日久杏树成林。后世遂以“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等来称颂医家的医术高明。

猜你喜欢

  • 广嗣五种备要

    丛书。清·王实颖辑。刊于1821年。本书包括:《种子心法》、《保胎方论》、《达生真诀》、《新产证治》及《全婴须知》五种著作。

  • 矾郁丸

    即白金丸,见该条。

  • 露兜竻(lè 勒)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为橹罟子之别名,详该条。

  • 芜花丸

    ①《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九方。芫花、大戟、甘遂、大黄各一两,青皮(汤浸)一两半。上药醋炒,再为细末,面糊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七丸,食前温酒送下。治妇人血分,四肢浮肿,脘腹气滞,不思饮食。②《普济本事方》

  • 白肿舌

    病名。系指舌肿而色白。《喉科秘钥》卷下:“此症因风寒积内,六脉弦紧,舌肿硬痛。用六味汤加细辛三分、苏叶一钱半、白芷一钱、当归一钱半、川芎、葛根各一钱,如有白苔黑点而滑者,用淡附子、干姜各五分煎服。外用

  • 李翁医记

    医案著作。清·焦循记述。本书所述多为李炳治愈的疑难病案。每案阐明病因、病理、立法处方。

  • 上牙床骨

    即上颌骨的齿槽突。载附上颌齿。

  • 中焦吐

    病证名。《活法机要·吐证》:“中焦吐者,皆从于积。有阴有阳。食与气相假为积而痛,其脉浮而匿。其证或先痛而后吐,或先吐而后痛。”治宜消积导滞,可用紫沉丸,或用木香槟榔等分为末调服。

  • 注痰块

    病名。出《医门补要》卷上。多因寒湿夹痰,阻滞经络而致。证见患处肿硬,大小不等。此愈彼起,随处可生。气虚者一日可发十数块,亦可破溃化脓。若小儿颈项生注痰若串,至喉者多危。治法:形体壮实者宜以芫花末三钱,

  • 东垣老人

    【介绍】:见李杲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