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甘肃中草药手册》。为猪毛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医病书条。
治法。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衰,是气血虚弱,病邪衰退而正气未复。彰,是扶助正气,鼓舞抗病机能使病邪尽去。指虚衰之证通过补益治疗使正气得到恢复。例如水肿病用逐水药后,肿势大体消退,即可改用温阳健脾法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指疳疾外现于五官的证型。疳病新起的症状,外现于目、鼻、口齿等部位。《证治准绳》:“鼻下赤烂自揉,鼻头上有疮,渐绕耳生疮。今分走马疳,口齿疳,鼻疳,眼疳等。”
【介绍】:隋代外科医家。撰有《疗痈疽诸疮方》二卷。
出《素问·六微旨大论》。即终之气。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膝阳关,见该条。或作阳陵泉之简称。
收涩法之一。治疗表虚或气阴两虚而多汗的方法。如气虚自汗、心悸惊惕、短气烦倦、脉大无力,用牡蛎散、玉屏风散;阴虚盗汗、午后潮热、口干唇燥,舌质红,脉细数,用当归六黄汤或六味地黄汤加牡蛎、浮小麦、糯稻根等
证名。指骨痿。《医宗必读·痿》:“肾痿者,骨痿也。”详骨痿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血盆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