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外科理例》卷一。即左右串。见该条。
元代医官职称。隶属于官医提举司,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官阶从八品。
古时纺纱织线之针。《灵枢·九针论》:“二曰员针,取法于絮针。”
见《医学纲目》卷三十四。即月经。详该条。
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
指水液代谢障碍而引起小便不利、水肿等。水液的输化和排泄,必须经过气化的过程,这与肺、脾、肾的气化功能有密切关系。如气化功能失调,尤以肾阳虚损,以至不能维护三焦水道的通调,则水液不能蒸发化气而输布全身,
见《苏沈良方》。为枳椇子之别名,详该条。
出《吴普本草》。为石菖蒲之别名,详该条。
见国医百家条。
《华佗神医秘传》卷三方。川乌尖、草乌尖、生天南星、生半夏、荜拨各五钱,胡椒一两,蟾酥、细辛各四钱。为细末,烧酒调敷。用于施刀时的局部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