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江珧柱

江珧柱

《中药大辞典》:江珧柱

药材名称江珧柱

拼音Jiānɡ Yáo Zhù

别名马甲柱(《闽中海错疏》),角带子(《本草求原》)。

出处本草从新

来源为江珧科动物栉江珧后闭壳肌。全年都可捕捉。捕得后,剖取肉柱,鲜食;或加工为干制品,俗称"干贝"。

原形态栉江珧(《宛委录》),又名:珧(《尔雅》),玉珧(《尔雅》郭璞注)。

贝壳2片,大型,长可达30厘米,略呈三角形或扇形。壳顶尖细,位于壳之最前端,壳后端宽大。背缘直或略弯;腹缘前半部较直,至后半部逐渐突出。后缘直,或略呈弓形。近腹缘的壳表光滑,其他部分均有放射肋,肋上有三角形小棘。幼小个体,壳质薄,透明,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加厚。壳表颜色亦随年龄而不同,幼小个体多呈白色或淡黄色;较大者呈淡褐或褐色;老者则呈黑褐色;顶部常被磨损而露出珍珠光泽。生长纹在壳背处细而不明显,至腹面较粗,多呈褶襞状。壳内面色与壳表略同。韧带淡褐色,长与背缘相等。前闭壳肌痕小,长椭圆形,位于壳顶内面;后闭壳肌痕大,略呈圆形,位于贝壳中部。外套痕略显,肉质部较壳小。足小,呈棒状。足丝淡褐色,极细软。

生境分部生活于浅海泥沙底。我国南北沿海都有分布。

性味甘咸,平。

①《本草从新》:"甘咸,微温。"

②《本草求原》:"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滋阴补肾,调中。

①《本草从新》:"下气调中,利五脏,疗消渴,消腹中宿食。"

②《本草求原》:"滋真阴,止小便。"

③《随息居饮食谱》:"补肾。与淡菜同。"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江珧柱

药材名称江珧柱

拼音Jiānɡ Yáo Zhù

英文名Pinnapectinata

别名马甲柱、角带子、江瑶柱

出处1.出自《本草从新》。

2.《闽中海错疏》:江珧壳色如淡菜,上锐下平,大者长尺许,肉白而韧,柱圆而脆。沙蛤之美在舌,江珧之美在柱。四明奉化县者佳。

来源药材基源:为江珧科动物栉江珧的后闭壳肌。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nna(Atrina)Pectinata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冬季至春季采捕,捕得后,除去肉,取后闭壳肌,鲜用或加工为干制品,俗称“干贝”。

原形态栉江珧,贝壳略呈三角形或扇形,壳质稍薄而脆,高75-176mm,长170-335mm,壳顶细尖,位于壳的最前端,壳后端宽大。背缘直或略凹,腹缘前部较直,近壳顶处有一稍凹陷的足丝孔。往后渐突,后缘略弯或呈截形。壳无中央裂缝,表面有10余条放射肋,肋上具有略斜向后的三角形小棘。但有些个体(如较老者)放射肋不明显,棘无或不明显。生长线显着,细密,至腹缘呈褐襞状。壳类色泽,幼体呈淡黄褐色,或体内黑褐色。壳顶常被磨损而显露出贝壳内面前半部相同的珍珠样光泽。韧带淡褐色,与壳背缘几等长。近壳顶内面的前闭壳肌痕小,呈椭圆形;贝壳中部的后闭面痕大,呈马蹄形。外套痕略显,与壳缘相距甚远,在肛门背侧有一粗在外套腺,末端呈球形。足小,呈棒状。足线褐色细软,极发达。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活于低潮线附的至水深30-40m的泥沙质海底。以贝壳的前端插入泥沙内,仅后端1/3露出沙面。生殖期5-9月间,雌雄异体,性成熟时的生殖腺,雌性为橙红色;雄性为乳白色,体外受精。

资源分布:我国黄海、渤海、东海、南海均有分布。

化学成分1.旗江珧,含蛋白质,酸性粘多糖(acid mucopolysaccharides),硫氢化物(sulfhydryls),二硫化物(disulfides)。

2.细长裂江珧内脏含江瑶青毒素(pinnatoxin)。

性味味甘;咸;性平

归经脾;肾经

功能主治滋阴补肾;调中消食。主消渴;小便频数;宿食停滞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适量。

各家论述1.《本草从新》:下气调中,利五脏,疗消渴,消腹中宿食。

2.《本草求原》:滋真阴,止小便。

3.《随息居饮食谱》:补肾。与淡菜同。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龙齿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齿药材名称龙齿拼音Lónɡ Chǐ来源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牙齿化石。性状呈完整的齿状或破碎成不规则的块状。主要为犬齿及臼齿。犬齿呈圆锥形,先端弯而尖

  • 黄秋葵根

    药材名称黄秋葵根拼音Huánɡ Qiū Kuí Gēn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锦葵科植物刚毛黄秋葵的根。秋季采。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刚毛黄秋葵,又名:桐麻、黄秋葵、野棉花、黄芙

  • 东北蛔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东北蛔蒿药材名称东北蛔蒿拼音Dōnɡ Běi Huí Hāo别名蛔蒿来源菊科艾属植物东北蛔蒿Artemisia finita Kitag.,以花蕾入药。夏季花开放前采集,

  • 刚毛香茶菜

    药材名称刚毛香茶菜拼音Gānɡ Máo Xiānɡ Chá Cài英文名all-grass of Hispid Rabdosina别名烂脚丫巴草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刚毛

  • 毛木耳

    药材名称毛木耳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银耳目银耳科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 (Mont.) Sacc.,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夏、秋两季的雨后,产生在山林及庭园中的各种阔叶树的腐木

  • 毛叶楼梯草

    药材名称毛叶楼梯草拼音Máo Yè Lóu Tī Cǎo别名米烧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锐齿楼梯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tostema cyrtandrifolium(Zoll.et M

  • 石韦根

    药材名称石韦根拼音Shí Wéi Gēn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石韦等多种同属植物的根茎。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石韦"条。功能主治通淋,消胀,除劳热,止血

  • 金背枇杷叶

    《中药大辞典》:金背枇杷叶药材名称金背枇杷叶拼音Jīn Bèi Pí Pá Yè别名光背杜鹃、野枇杷(《防治老年慢性气管炎药用植物资料》)。出处《陕西中草药》来

  • 顺地红

    药材名称顺地红拼音Shùn Dì Hónɡ别名猪蹄甲子(陕西)。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川鄂爬山虎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rthenocissus henryana(Hemsl.)Diels

  • 小羊桃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羊桃药材名称小羊桃拼音Xiǎo Yánɡ Táo别名羊奶奶来源猕猴桃科小羊桃Actinidia purpurea Rehd.,以根、皮、果实入药。生境分部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