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云南思茅中草药选》。为岩笋之别名,详该条。
见《内蒙古中草药》。为黄蓬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上。即手丫发。见该条。
【介绍】:北宋药学家。生平不详。撰《本草辨误》1卷,已佚。
【介绍】:清代医家。字双湖,又称观澜。江苏高邮人。久居兴化,著有《医学指归》(1848年)2卷,并曾对张元素之《脏腑标本药式》一书加以注解。
阳热炽盛、偏胜。一般指邪热盛,而人体正气亦盛。表现壮热、无汗、气粗、烦躁、口干等证候。《素问·调经论》:“阳盛则外热。”
【介绍】:宋代医家。四川人。眉山颖臣患病多饮多尿,服消渴药一年余病反加深,自以为必死。他诊断为酒食过度,用麝香以酒濡之为丸,枳枸子为汤饮之而愈。
病名,指喉蛾之被有白膜者。《喉科指掌》卷三:“白色乳蛾,肿塞满口,身发寒热,六脉浮弦。此症因肺受风寒。用六味汤。”
指病因和病理均属热而表现出寒的假象。参见真热假寒条。
古病名。即湿脚气。见《医门补要》卷中。详湿脚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