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浸淫

浸淫

扩展、流溢或蔓延。《素问·气交变大论》:“身热骨痛,而为浸淫。”

猜你喜欢

  • 盛宏

    【介绍】:参见盛寅条。

  • 泽廓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用自然界之物质现象命名者。见《银海精微》。又名兑廓、兑泽廓、关泉廓。①《证治准绳·杂病》:“兑正西方,络通下焦之府,脏配肾络。”②《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认为泽廓位附血轮(外眦下方

  • 产后阴户不闭

    即产后玉户不敛。详该条。

  • 经渠

    ①经穴名,代号LU8。出《灵枢·本输》。属手太阴肺经。经(金)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桡骨茎突内缘,腕横纹上1寸处。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和桡动、静脉。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喉痹,手腕痛等。直刺0

  • 下极俞

    经外奇穴名。出《千金翼方》。位于后正中线,第三腰椎棘突下凹陷处。主治腹痛,泄泻,腰痛;以及膀胱炎,肠炎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 散剂

    药物剂型之一。药物研成粉末为散。内服:粗末加水煮服;细末用白汤、茶、米汤或酒调服。外用:研成极细末,撒于患处,或用酒、醋、蜜等调敷于患处。

  • 小儿吼病

    病名,即小儿哮喘。详该条。

  • 针刺补泻法

    指针刺治疗中,为了达到补虚泻实目的而使用的各种针法。一般分补法与泻法两类。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有记载,如“微旋”、“出针按针”为补,“切而转之”、“摇大其穴”为泻。自元、明以后又有发展,如《金针赋》提

  • 瑞安陈氏白喉条辨

    见白喉条辨条。

  • 瘟毒喉痹

    病名。又名蝦蟆瘟、大头瘟,瘟疫红喉,颅鹚瘟。多由感受天行瘟疫之气致咽喉红肿疼痛,继之肿痛连及腮项头面,身发寒热。《景岳全书》卷二十八:“瘟毒喉痹,乃天行瘟疫之气,其证则咽痛项肿,甚有颈面头项俱肿者,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