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国经济植物志》。为罗布麻之别名,详该条。
脉诊的一种测候方法。全身遍诊法,以头部、上肢、下肢各分天、地、人三部,合为九候;寸口脉法以寸、关、尺三部各分浮、中、沉,合为九候。详三部九候条。
见《医学入门》卷七。即加味逍遥散第一方,见该条。
见《岭南草药志》。为小飞扬草之别名,详该条。
指一咳即出之痰。《症因脉治》卷二:“一咳而痰便出者,名滑痰。属脾湿。宜南星与半夏之类燥之,滋润之味,所当忌也。”参见痰证条。
见《本草纲目》。为月季花之别名,详该条。
针刺麻醉法之一。是在鼻针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针麻方法。即按针麻要求在鼻针刺激点上针刺以进行各种手术。临床上根据肺主皮毛的理论选取鼻部肺穴为各种手术的基本穴;并根据手术部位选取相应刺激点作配穴。操作方
【生卒】:十七世纪【介绍】:清代医家。字云来。休宁县(今安徽休宁)人。其先叔祖程敬通为安徽名医。他曾在程敬通处及他处搜阅宋代官方所编的《圣济总录》刊本和抄本,加以删定,去其繁芜和神仙服食等荒诞部分,编
痧证之一。①即紧痧。《痧胀玉衡·盘肠痧》:“痧毒肆行,盘转肠胃,虽不痛不疼,苦楚万状,命在须臾,此紧痧之症也。”②即绞肠痧。《痧证汇要·绞肠痧(盘肠痧)》:“心腹绞痛,大痛,或如板硬,或如绳转,或如筋
伤食之一。见《张氏医通》卷二:“伤生冷果菜,宜木香、砂仁、炮姜、肉桂。”《杂病源流犀烛·伤食不能食源流》:“至于所伤之物既种种不同,宜各用主治之药。……伤菜,丁香,麝香、肉桂。伤瓜,鲞鱼炙食,瓜皮煎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