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潜斋医学丛书

潜斋医学丛书

丛书名。“潜斋”为清代名医王士雄的书斋名。《潜斋医学丛书》系王氏等医家所撰辑若干种医书之合称,有八种本和十二种本之分。八种本包括《言医》(裴一中撰,王士雄评选)、《愿体医话良方》(史典撰,俞世贵补)、《医砭》(徐灵胎撰,张鸿补辑)、《霍乱论》(王士雄撰)、《潜斋简效方》(附《潜斋医话》,王士雄辑)、《柳洲医话良方》(魏之琇辑)、《女科辑要》(沈尧封辑,徐政杰补注)和《重庆堂随笔》(王学权撰,王国祥注)。十四种本除上述八种外,另有《四科简效方》(王士雄辑)、《古今医案按选》(俞震撰,王士雄等评)、《王氏医案》(周辑)、《王氏医案续编》(张鸿辑)、《王氏医案三编》(徐然石辑)及《归砚录》(王士雄撰)。王氏学术经验宏富,故所撰辑之丛书为医林所重,流传颇广。

猜你喜欢

  • 丁德用

    【生卒】:十一世纪【介绍】:北宋医家。济阳(今山东省济阳县)人。因鉴于唐·杨玄操《黄帝八十一难经注》文字深奥,于1056~1063年(嘉祐年间)加以补注,凡经文隐奥者均加绘图说明,撰《难经补注》五卷。

  • 风癣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多因风冷之气客于肌肤,搏于血气而成。患处作痒,略高出皮面,边缘清楚,呈圆形或椭圆形,搔起白屑,久则皮肤顽厚。外搽癣药水或土槿皮酊。本病相当于体癣。

  • 审视瑶函

    眼科著作。一名《眼科大全》、《傅氏眼科审视瑶函》。6卷,卷首1卷。明·傅仁宇撰。刊于1644年。卷首载眼科名医医案、五轮八廓及运气论;卷1~2总论眼科生理及证治大要;卷3~6将眼科病分为108症作了较

  • 积饮

    指饮邪留蓄不散的病证。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素问玄机原病式》:“积饮,留饮积蓄而不散也。”亦泛指痰饮。《景岳全书·杂证谟》:“痰饮一证,其在《内经》止有积饮之说。”参见痰饮条。

  • 夏月破腹

    病证名。《医说》引《医余》:“夏月破腹:一曰伤暑;二曰伤冷物、食瓜果、饮水之类;三曰夏季心火旺,心经热则小水不利,行大肠,谓之水谷不分。伤暑而泄者,心躁头痛作渴,宜服香薷饮……伤冷物而泻者,腹痛水泄,

  • 免乳

    出《证治准绳·女科》即分娩。详该条。

  • 残贼

    仲景指六种外邪伤害正气的脉象。即弦、紧、浮、滑、沉、涩。《伤寒论·平脉法》:“脉有弦、紧、浮、滑、沉、涩,此六者,名曰残贼,能为诸脉作病也。”

  • 五华

    五脏精气荣华于体表的组织或部位。《素问·六节藏象论》:“心……其华在面”;“肺……其华在毛”;“肾……其华在发”;“肝……其华在爪”;“脾……其华在唇四白”。面、皮毛、爪甲、头发和唇四周,明润光泽为各

  • 肿腮

    病名。《杂症会心录》卷下:“肿腮一症,是疫病,非伤寒也,是清邪中上焦,非风热也。……为疫病之最轻者。其症初起,恶寒发热,脉浮数,耳之前后作肿痛,隐隐有红色。”临床治疗,体实者可用甘桔汤加牛蒡、丹皮、当

  • 眼科捷径

    又名《眼科统秘》。1卷。清代作品。撰人、撰年均不详。书中简略记载了若干眼科病的症状与治疗方剂。本书收入《陈修园医书七十二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