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
见珍珠囊药性赋条。
见珍珠囊药性赋条。
出《灵枢·经脉》。即足少阳胆经。详该条。
【介绍】:战国时医家。详见子阳条。
见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条。
病名。指喉痹之色淡红者。多由伤寒时邪未尽之故。症见咽喉肿起,疼剧,色淡红,饮食吞咽有碍;身发寒热;呕吐、目赤,脉数者,恐有斑毒在内,可急针少商、商阳、关冲、少冲左右八穴,或患处挑破。内服宜用解毒消肿。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算盘子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生。生平不详。著《婴孩病源论》1卷,已佚。
体表部位名。胸前两旁高处。《灵枢·本输》:“足阳明,侠喉之动脉也,其腧在膺中。”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熊胆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西洋参之别名,详该条。
《疡医大全》卷七方。又名醉消散。黑牵牛子(头末)、母丁香、何首乌、槟榔、荆芥、三棱(醋炒)、莪术(醋炒)、熟地黄、巴豆、五灵脂、大黄、白豆蔻仁、桂枝、穿山甲、当归、赤芍药、川乌、小茴香、草乌、炒杏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