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真火

真火

肾阳。详该条。

猜你喜欢

  • 济生拔粹

    丛书名。元·杜思敬辑。刊于1308年。是中医丛书较早的一种。择要辑录金元时期医著十九种,包括:《针经节要》、《云岐子论经络迎随补泻法》、《窦太师流注指要赋》、《针经摘英集》、《云岐子七表八里九道脉诀论

  • 米秕

    见明·汪颖《食物本草》。为米皮糠之别名,详该条。

  • 耳门骨

    骨名。又名玉梁骨。详该条。

  • 幼童

    从三岁到七岁为幼童。此期脏腑、经络之气渐趋充盛,抗病能力增强,模仿能力强,对外界各种事物容易形成较朴素的概念。因此,必须在作好小儿保育工作的同时开展适应于他们特点的活动,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

  • 苡仁

    见《临证指南医案》。即薏苡仁,详该条。

  • 齐头蒿

    出《新修本草》。为牡蒿之别名,详该条。

  • 脚后跟穴

    出《备急千金要方》。位置同女膝穴。参该条。

  • 地茄根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地菍根之别名,详该条。

  • 五脉

    ①五脏之脉。《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脉应象:肝脉弦,心脉钩(洪),脾脉代(缓),肺脉毛(浮),肾脉石(沉)。是谓五脏之脉。”②即五决。详该条。

  • 食积盗汗

    病证名。因食积而引起的盗汗。多由虚热内盛,逼汗外出而成。《幼幼集成》谓小儿“睡中遍身有汗,觉来久不干者,此食积盗汗,脾冷所致。”治宜健脾敛汗。亦有食积郁久,化热伤阴而盗汗者,治宜健脾消积,养阴止汗之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