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红马蹄草

红马蹄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马蹄草

药材名称红马蹄草

拼音Hónɡ Mǎ Tí Cǎo

别名马蹄肺筋草、接骨草接骨丹[四川]、闹鱼草[云南]、金钱薄荷[浙江]、大驳骨草[广东]

来源为伞形科石胡荽属植物红石胡荽Hydrocotyle nepalensis Hook.[H. javanica Thunb. var. chinensis Dunn]的全草。四季可采,晒干备用。

性味辛、微苦,凉。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活血止血。用于感冒,咳嗽,吐血,跌打损伤;外用治外伤出血,痔疮。

用法用量0.3~1两。外用新鲜全草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红马蹄草

药材名称红马蹄草

拼音Hónɡ Mǎ Tí Cǎo

别名马蹄肺筋草、接骨草(《四川中药志》),铜钱草、一串钱、人马蹄草(四川)。

出处《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红马蹄草全草。全年可采。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匍匐蔓生,节上生不定根与不定芽,逐渐长成直立茎,高15~30厘米,质柔软,被疏生细毛。叶稀疏而互生;叶片近圆形,掌状5~7浅裂,裂片先端钝,边缘具钝缺齿,基部呈心脏形,掌状叶脉较为明显,绿色,两面被紫色细毛;具柄,长1.5~9厘米,基部有托叶鞘。伞形花序,小球形,直径约6毫米,单生或数个聚生于小枝上端;总花梗长0.5~2厘米;小花绿白色;萼齿小;花瓣5;雄蕊5;子房下位,2室,每室胚珠1枚;花柱2。双悬果,近圆形,两侧压扁。花期夏、秋。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的沟边、路边、林旁的阴湿矮草丛中。分布四川、陕西、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地。

性味①《四川中药志》:"性凉,味微苦,无毒。"

②《重庆草药》:"辛,温,无毒。"

功能主治治跌打损伤,感冒,咳嗽痰血。

①《四川中药志》:"清肺热,散血热。治吐血,跌打损伤及感冒咳嗽。"

②《重庆草药》:"除寒解表。疮口发痒者,敷之去风热止痒。骨折脱臼者,外包可接骨投榫。"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8钱;或泡酒。外用:研末调敷或捣敷。

复方①治跌打伤:红马蹄草、红酸浆草、扁竹根各等分。捣烂。以童便二份、酒一份,调合取升内履;药渣调如膏,包伤部。(《重庆草药》)

②治痰中带血成粒状者:红马蹄草、红羊石子根二两。酒半斤,煎沸,冷后服,每服一小杯。(《重庆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红马蹄草

药材名称红马蹄草

拼音Hónɡ Mǎ Tí Cǎo

英文名Herb of Nepal Pennywort

别名马蹄肺筋草、接骨草塌菜、八角金钱、大叶止血草、水钱草、大雷公根、大地星宿、金钱薄荷、大叶止血莲、红石胡荽、大雷公藤、铜钱草、一串钱、大马蹄草

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红马蹄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drocotyle nepalensis Hook.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45cm。茎匍匐,斜上分枝,节上生根。单叶互生;叶柄长4-27cm;托叶膜质,先端钝圆或有浅裂;叶片膜质,肾形,长2-5cm,宽3.5-6cm,边缘5-9浅裂,裂片三角形,有钝锯齿,基部心形,疏生短硬毛。伞形花序数个簇生于茎端叶腋,花序梗长0.5-2.5cm,有柔毛;小伞形花序有花20-60,常密集成球形的头状花序;花柄极短;小总苞片倒卵形;无萼齿;花瓣卵形;白色,有时有紫红色斑点;花柱幼时内郑,花后向外反曲。双悬果近圆形,长1-1.2mm,宽1.5-1.8mm,基部心形,两侧扁压,常有紫色斑点,成熟后常呈黄褐色或紫黑色,中棱和背棱显着。花、果期5-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50-2000m的山坡、路旁、阴湿地、水沟和溪边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叶多皱缩成团,展开后长约15-30cm,茎纤细柔软而弯曲,有分枝,被疏毛,节上生根。单叶互生,叶柄基部有叶鞘,被毛;叶多皱缩,完整叶呈圆肾形,5-9掌状浅裂,裂片先端钝,基部心形,边缘有缺齿,具掌状叶脉,两面被紫色短硬毛。质脆。气微,味淡。

性味味苦;怀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化瘀止血;解毒。主感冒;咳嗽;痰中带血;痢疾;泄泻;痛经;月经不调;跌打伤肿;外伤出血;痈疮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注意《重庆草药》:“孕妇禁用。”

各家论述1.《四川中药志》:清肺热,散血热。治吐血,跌打损伤及感冒咳嗽。

2.《重庆草药》:除寒解表。疮口发痒者,敷之去风热止痒。骨折脱臼者,外包可接骨投榫。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烟胶

    《全国中草药汇编》:烟胶药材名称烟胶拼音Yān Jiāo来源为硝牛皮时熏烤出的挥发性油状物,冷凝后凝结于灶面的硬块。生境分部各地硝皮厂均产。功能主治杀虫燥湿。外治头疮,白秃,疥疮风癣,湿疹瘙痒等症。用

  • 橄榄核

    《中药大辞典》:橄榄核药材名称橄榄核拼音Gǎn Lǎn Hé出处《纲目》来源为橄榄科植物橄榄的果核。生境分部主产福建,此外,广东、广西亦产。性状果核呈梭形,两头钝尖,红棕色,上有6条棱线,质

  • 野蘑菇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蘑菇药材名称野蘑菇别名杂蘑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野蘑菇Agaricus arvensis Schaeff. ex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草原或旷野草丛中。

  • 宽卵叶山蚂蝗

    药材名称宽卵叶山蚂蝗拼音Kuān Luǎn Yè Shān Mǎ Huánɡ别名假山绿豆。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宽卵叶山蚂蝗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

  • 棉籽

    药材名称棉籽拼音Mián Zǐ来源锦葵科棉属植物草棉Gossypium herbaceum L.、树棉(中国棉)G. arboreum L.及陆地棉(高地棉)G. hirsutum L.的种

  • 葡萄根

    《中药大辞典》:葡萄根药材名称葡萄根拼音Pú Tɑo Gēn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葡萄科植物葡萄的根,10~11月间挖,晒干,或鲜用。化学成分见"葡萄藤叶"条。性味①《纲

  • 真藓

    药材名称真藓拼音Zhēn Xiǎn别名垣衣、屋游、古屋瓦苔、银叶真藓出处1.《别录》下品记有屋游,云:“屋游生屋上阴处。八月、九月采。”2.《本草经集注》云:“此瓦屋上青苔衣也。”3.垣衣在《别录》列

  • 泽藓

    药材名称泽藓拼音Zé Xiǎn英文名damp moss别名阴阳草、旱青苔(陕西)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珠藓科植物泽藓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ilonotis fontan

  • 胖儿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胖儿草药材名称胖儿草拼音Pànɡ ér Cǎo别名黑脚杆来源茜草科假耳草属植物尾叶假耳草Anotis urophylla Wal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晒干

  • 山石榴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石榴药材名称山石榴别名猪肚簕、假石榴、刺子、山蒲桃、屎缸拔、刺榴、簕牯树来源茜草科山石榴Randia spinosa (Thunb.) Poir.[R. dumetorum 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