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气血虚衰。表现为少气懒言、心悸神疲、头晕视蒙、食少肢倦、腰痠腿软、失眠梦遗,舌淡嫩,脉虚弱等症。
病名。出明·岳甫嘉《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篇》。①指胎气上逆。②指孕后火动胎元而喘。
即藿香正气散作蜜丸。治证同。见藿香正气散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皂角刺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攒竹,见该条。
见《修订增补天宝本草》。为罗锅底之别名,详该条。
出《证治准绳·幼科》。指冬春之季,风邪犯肺而致的喘嗽。症见恶寒,或微热,咳嗽气急。治宜疏风宣肺。用止嗽散加减。
病证名。指中风失语。《备急千金要方》卷六下:“凡卒喉痹,不得语,服小续命汤,加杏仁一两。”
指胆。见《千金要方·胆府脉证第一》。即中精之腑。详该条。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凡女子新婚初次性交而阴户疼痛,名曰嫁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