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西本草选编》。为人面子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张睿条。
即阴茎。详该条。
病名。见《焦氏喉科枕秘》卷一。多由过食煎炒厚味,外受风热致火毒上冲而发。症见悬雍垂卒然肿起,色红紫,吞咽不利,疼痛。治宜疏风清热解毒。用凉膈散、银翘散配以丹皮、赤芍、蝉蜕、僵蚕等加减化裁。
病证名。即与痘相夹而出的红斑。因痘疮毒火郁遏,伤及阴血,血与热相搏,迫血游溢于皮肤之间,故痘与斑相夹而出。症见皮肤上起红癍,片片如云头突起的片状。治宜疏风攻毒。用荆防败毒散,或黄连解毒汤。
病名。见《外科启玄》卷九:“向火避寒,久炙皮肤,火气入而成疮。”类似火烧疮,治法参见烧伤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即夏枯草,详该条。
病证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为阳漏之别称。详该条。
见《闽东本草》。为荠菜之别名,详该条。
拔罐法的古代名。出《本草纲目拾遗》卷二。详火罐法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