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脊柱骨

脊柱骨

骨名。又名脊骨脊梁骨。解剖学同名骨。由33个椎骨构成。是躯干的中轴,并保护着脊髓。脊柱骨可划分为五部,即颈椎7个,胸椎12个,腰椎5个,骶椎5个合并为一骶骨,尾椎4个合并为一尾骨。

猜你喜欢

  • 导赤泻心汤

    《张氏医通》卷十三方。黄连(酒洗)、黄芩(酒洗)、栀子(姜制,炒黑)、滑石、知母(盐酒拌)、***、甘草、人参、麦门冬、茯神各一钱,生姜三片,大枣三枚,灯心一握。水煎服。治伤寒热传手少阴心经,神昏。

  • 羊桃

    出《医心方》。为猕猴桃之别名,详该条。

  • 四皮麻

    见《湖南药物志》。为麻口皮子药之别名,详该条。

  •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书名。金·刘完素撰于1186年。3卷。系作者于晚年总结其临床心得之作。其书上卷9篇,总论医理,广泛阐述有关养生、诊法、病机、本草理论等问题,共9篇。中、下卷23篇分述内科杂病、妇产、小儿等科多种常见病

  • 火嗽

    病证名。指火盛犯肺引起的咳嗽。又称火热嗽、火咳。《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火嗽,火热嗽也。其脉洪数,必兼面赤,烦渴引饮,有声痰少。或由肺家积热,宜清肺饮;或由伤寒潮热,痰盛,胸胁痛,宜柴胡枳桔

  • 散脉

    ①无根的脉象之一。脉浮散不聚,轻按有分散零乱之感,中按渐空,重按则无。《脉经》:“散脉大而散,散者气实血虚,有表无里。”主元气离散,见于病情垂危阶段。②足太阴之别络。以散行而上,故称。《素问·刺腰痛篇

  • 辫子草

    见《云南中草药》。为碎米柴之别名,详该条。

  • 脾死脏

    脾脏真气已绝的脉象。轻按大坚,重按中空,或脉来摇荡不定,突然中断。《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脾死脏,浮之大坚,按之如覆杯洁洁,状如摇者,死。”

  • 大关节不利

    证名。指四肢的肩、肘、腕、股、膝、踝等关节伸屈不利。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多由风、寒、湿邪侵袭经络,气血痹阻所致。本证可见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证。

  • 正色

    又称常色。健康人面部色泽,明润含蓄,红黄隐隐,容光焕发,表示气血平和,精气内充,为有胃气、有神之象,属无病的常色。正色有主色、客色之分。主色是每个人基本肤色,视个体而异;客色随气候、环境及当时的生理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