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脾风

脾风

证候名。①脾经风邪。《素问·风论》:“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怠惰,四肢不欲动,色薄微黄,不嗜食,诊在鼻上,其色黄。”②肝传脾之病,肝为风木,故名。《素问·玉机真脏论》:“肝传之脾,病名脾风。发瘅,腹中热烦心出黄。”

猜你喜欢

  • 足的别称。见《灵枢·经脉》。

  • 夹板

    正骨器械。出《肘后备急方》。同夹裹,详见该条。

  • 托颐位

    针灸体位。详见坐位条。

  • 凤凰退

    见《本草蒙筌》。即凤凰衣,详该条。

  • 呷蛇龟

    出《新修本草》。即夹蛇龟,详该条。

  • 毛七公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漆大姑之别名,详该条。

  • 苍棵子

    见《陕西中草药》。即苍耳子,详该条。

  • 太阳六传

    太阳病的六种传经情况,包括传本、巡经传、越经传、表里传、误下传、巡经得度传。《此事难知》卷上:“太阳者……为诸阳之首,膀胱经病,苦渴者,自入于本也,名曰传本。太阳传阳明胃土者,名曰巡经传,……太阳传少

  • 滋阴八味煎

    见《景岳全书·新方八阵》卷五十一。即滋阴八味丸作汤剂,治证同。见滋阴八味丸条。

  • 陷翳

    证名。出《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肝风热邪生翳,其邪气深凝,顽固难退者属陷翳。治宜先焮发,再辅以退翳。参见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