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葛蔓

葛蔓

《中药大辞典》:葛蔓

药材名称葛蔓

拼音Gě Màn

别名葛藤蔓(《卫生易简方》)。

出处《唐本草》

来源为豆科植物藤茎

原形态形态详"葛根"条。

功能主治治痈肿,喉痹。

①《唐本草》:"烧为灰,水服方寸匕,主喉痹。"

②《纲目》:"消痈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鲜者1~2两);或烧存性研末。外用:烧存性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疖子:烧葛蔓灰,封上。(《千金方》)

②治妇入吹乳:葛藤蔓烧灰,酒服二钱。(《卫生易简方》)

③治小儿口噤,其病在咽中,如麻豆许,令儿吐沫,不能乳哺:烧葛蔓灰细研,以一字和乳汁,点口中。(《圣惠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葛蔓

药材名称葛蔓

拼音Gě Màn

英文名stem of Lobed Kudzuvine

别名葛藤蔓、葛藤。

出处出自《唐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 (Willd.)Ohwi、甘葛藤Pueraria thomsonii Benth.的藤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ueraria lobata (Willd.)Ohwi [P.thunbergiana(Sieb.et Zucc.)Benth.;P.hirsuta(Thunb.)Scheneid.;P.pseudohirsuta Tang et Wang]2.Pueraria thomsonii Benth.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1.野葛 多年生落叶藤本,长达10m。全株被黄褐色粗毛。块根圆柱状,肥厚,外皮灰黄色,内部粉质,纤维性很强。茎基部粗壮,上部多分枝。三出复叶;顶生小叶柄较长;叶片菱状圆形,长5.5-19cm,宽4.5-18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有时浅裂,侧生小叶较小,斜卵形,两边不等,背面苍白色,有粉霜,两面均被白色伏生短柔毛;托叶盾状着生,卵状长椭圆形,小托叶针状。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冠蓝紫色或紫色;苞片狭线形,早落,小苞片卵形或披针形;萼钟状,长0.8-1cm,萼齿5,披针形,上面2齿合生,下面1齿较长;旗瓣近圆形或卵圆形,先端微凹,基部有两短耳,翼辩狭椭圆形,较旗瓣短,常一边的基部有耳,龙骨瓣较翼瓣稍长;雄蕊10,二体;子房线形,花柱弯曲。荚果线形,长6-9cm,宽7-10mm,密被黄褐色长硬毛。种子卵圆形,赤褐色,有光泽。花期4-8月,果期8-10月。

2.甘葛藤 藤本。根肥大。茎枝被黄褐色短毛或杂有长硬毛。三出复叶,具长柄;托叶披针状长椭圆形,有毛;小叶片菱状卵形至宽卵形,有时3裂,长9-21cm,宽8-18cm,先端短渐尖,基部图形。总状花序腋生;小苞片卵形;花萼钟状,长1.2-1.5cm,萼齿5,披针形,较萼筒长,被黄色长硬毛;花冠紫色,长1.3-1.8cm。荚果长椭圆形,扁平;长10-12cm,宽1-1。2cm,密被黄褐色长硬毛。种子肾形或圆形。花期6-9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山坡、路边草丛中及较阴湿的地方。

2.栽培或野生于山野灌丛和疏林中。

资源分布:1.除新疆、西藏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2.分布于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味甘;性寒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主喉痹;疮痈疖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鲜品30-60g;或烧存性研末。外用:适量,烧存性,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疖子: 烧葛蔓灰,封上。 (《千金方》)②治妇人吹乳: 葛藤蔓烧灰,酒服二钱。(《卫生易简方》)③治小儿口噤,其病在咽中,如麻豆许,令儿吐沫,不能乳哺: 烧葛蔓灰细研, 以一字和乳汁,点口中。 (《圣惠方》)

各家论述1.《唐本草》:烧为灰,水服方寸匕,主喉痹。

2.《纲目》:消痈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马鞍藤根

    药材名称马鞍藤根拼音Mǎ ān Ténɡ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旋花科植物鲎藤的根。功能主治治风火牙痛,关节风湿痛,流火,湿疹。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研末调敷。复

  • 细叶藤柑

    药材名称细叶藤柑别名蜈蚣藤、细叶石柑、百足藤、雄鸡尾来源天南星科细叶藤柑Pothos repens (Lour.) Mer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广东、云南。性味辛,温。功能主治除湿凉血,止痛

  • 假芫茜

    药材名称假芫茜拼音Jiǎ Yuán Qiàn别名香信,番香茜(《广西药植名录》),野芫荽(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刺芫荽的全株。全年可采。原形

  • 茅莓

    《全国中草药汇编》:茅莓药材名称茅莓拼音Máo Méi别名蛇泡簕、三月泡、红梅消、虎波草、薅秧藨来源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茅莓Rubus parvifolius.,以根或茎、叶入药。秋

  • 梓实

    《中药大辞典》:梓实药材名称梓实拼音Zǐ Shí出处《现代实用中药》来源为紫葳科植物梓的果实。秋、冬间摘取成熟果实,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梓白皮"条。生境分部产湖南、河

  • 黑汉条

    药材名称黑汉条拼音Hēi Hàn Tiáo别名羊食子、羊屎条、灰猫条来源忍冬科荚蒾属植物黑汉条Viburnum utile Hemsl.,以根、全株入药。四季可采,以9~10月采根

  • 蜀葵苗

    《中药大辞典》:蜀葵苗药材名称蜀葵苗拼音Shǔ Kuí Miáo出处《纲目》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蜀葵的茎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蜀葵花"条。性味《千金·食治

  • 一年蓬

    《全国中草药汇编》:一年蓬药材名称一年蓬拼音Yì Nián Pénɡ别名野蒿、治疟草来源为菊科飞蓬属植物一年蓬Erigeron annuus (L.)Pers.,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原形态二年生本

  • 夜吹箫

    药材名称夜吹箫别名炮仗筒、来色木、梅竹叶来源忍冬科夜吹箫Leycesteria formosa Wall.,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贵州。性味苦,凉。功能主治破血,祛风,平喘。主治哮喘,风湿性

  • 壶卢

    《中药大辞典》:壶卢药材名称壶卢拼音Hú Lú别名匏(《诗经》),匏瓜(《论语》),壶(《鹖冠子》),瓠瓜(《说文》),甜瓠瓤(《唐本草》),腰舟(《鹖冠子》陆佃注),瓠匏(《滇南